使用EPID和Mapcheck2在MLC到位精度上的验证比较

来源 :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采用EPID和Mapcheck2验证MLC步进模式下的到位精度,比较两者的方法的差异及结果的精度.
其他文献
目的:分别采用Mapcheck和EPID验证MLC步进模式下的到位精度,比较两者验证方法和验证结果的差异.方法:1、采用Varian Trilogy加速器,其中间有40对厚度为0.5mm的叶片,两边各有10对厚度为1mm的叶片.2、Mapcheck中二维半导体探测器阵列采用Sun Nuclear公司生产的MapCheck Model1177;EPID中探测器类型为N型半导体,间距大小为2.5mm.
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存在解剖结构复杂、靶区周围危及器官较多的问题,照射位置偏差可能造成肿瘤控制率下降及正常组织副反应增加.HT系统的MVCT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扫描层厚、扫描范围来获取患者的解剖影像,纠正摆位误差及体内器官运动,但扫描条件选择及配准方法存在个人差异.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层厚与扫描范围,对头颈部肿瘤MVCT的配准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层厚、扫描范围、配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卵巢做为危及器官暴露于电离辐射可造成其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调强技术较三维适形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量,现将容积调强计划和HT计划进行对比,研究两者的剂量学差异及对卵巢保护的优劣.
目的:以一例全骨髓照射患者为例介绍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应用螺旋断层放疗技术实施全骨髓照射(TMI)治疗的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简单分析全骨髓照射(TMI)相比于全身照射(TBI)的剂量特点和优势.方法:患者为以12岁女童,TMI治疗方案总处方剂量12Gy,单次4Gy/d,分3天完成.患者依次行固定器制作、CT扫描、靶区勾画、治疗计划设计及优化和治疗实施等过程最终完成治疗.剂量验证采用ArcC
将调强治疗布野方式应用于TOMO(Helical)计划设计中,比较其剂量学优势及临床可行性.本次研究通过对偏心肿瘤、椎体转移肿瘤的计划比对可见,将此类肿瘤IMRT传统布野方式应用于TOMO计划优化中可有效控制低剂量分布范围,降低不必要的受照区域,但在相同优化参数下至少增加1/3的治疗时间及延长近1.5倍的单圈治疗时长。计划设计时对调制因子(MF)和螺距比(PICTH)的优化调整,可保证具有相同计划
确定IC Profiler用于测量加速器照射野常规剂量学质控项目的准确性.用IC Profiler测出的射野平坦度、对称性及inline, crossline方向的半影宽度其准确性与三维水箱测出的结果一致,但在两对角线方向上还存在误差,故在对加速器进行照射野常规剂量学质控时,可用IC Profiler查看inline, crossline方向的数据,但若需知晓对角线方向的剂量学特性,建议以三维水箱
分析二维半导体矩阵TomoDose检测螺旋断层直线加速器射野离轴剂量分布特性的准确性.二维半导体矩阵TomoDose测量的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曲线与三维水箱BAH电离室扫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螺旋断层直线加速器的射野离轴剂量分布的日常检测。
验证食管癌颈胸联合野单中心上下半野调强放疗技术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依据.食管癌颈胸联合野长靶区单中心上下分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满足临床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食管癌颈胸联合野长靶区单中心上下分野调强放疗与传统的两个中心做法相比,只需一次摆位,减少了放疗技师的摆位时间和患者的治疗时间。单中心上下分野调强技术提高了靶区剂量,同时又避免了肺过多的低剂量照射,很好的满足了临床剂量要求。
分析探讨Mapchcek2高级功能在AAPM TG142报告中的临床应用,建立基于Mapchcek2的质控流程与方法.
为保证病人、工作人员、公众以及场所的辐射安全,治疗过程的顺利执行以及物理剂量的精确实施,现针对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质控内容进行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