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的试验研究

来源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与试剂保存时间。方法:试验从外界氨影响、纳氏试剂稳定性、测定样品定容体积、纳氏试剂显色时间等条件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配制酒石酸钾钠试剂时应使用除氨纯水并煮沸;纳氏试剂使用聚乙烯塑料瓶密封保存可延长纳氏试剂的保存时间;测试中缩小测定体积可减少试剂的使用量及样品的取样量。结论:控制好实验条件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结果的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延长试剂保存期,减少测定体积对环保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农村地表水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为解决农村饮水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特别是超滤技术对农村微污染水源处理的试验研究。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超滤技术结合其他处理工艺(混凝、粉末活性炭)应对农村微污染水源的可行性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超滤膜在一些地方的应用情况及工作原理,分析超滤膜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势、不足及应用前景。
以超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也为农村和小城镇水厂提供了很好的处理工艺,但膜污染一直是超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所面临的一大障碍。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超滤膜污染控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膜污染防控、膜污染的监测分析以及膜清洗等,并提出了今后应对超滤膜污染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自配高氟水为原水,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NF90型和NF270型纳滤膜降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氟离子的截留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在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截留率变化趋于平缓;膜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对于NF270膜,随着温度的升高,F-的截留率有所下降;而对于NF90膜,温度对F-截留率的影响不明显;高氟水中氟离子的浓度对截留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不大。
采用自制大孔载体FPU固定化微生物滤池系统进行模拟地下水的反硝化脱氮研究,反应器在接种污泥4g/L,微曝气挂膜后,能快速恢复到缺氧状态脱除硝酸盐.在以乙醇为外加碳源,温度为20℃且C/N比为2~3时,基本完全反硝化,对各种NO3-N负荷下的进水,均能保证出水水质小于10mg/L,最高平均去除率为93.9%,且并未发生亚硝酸盐氮的累积.该系统将环境温度的影响弱化,将HRT由1.5h提高至2h,对硝酸
T501抗菌树脂是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治理微生物污染的生态环保基础材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连云港市源吉微生物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发,总结出将T501抗菌树脂技术与自来水厂常规饮水工艺相组合新工艺,具有投资小、转换快、低能耗、微管理、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于氯消毒法等优势,符合我国国情。该技术处于推广应用阶段,适宜在水体污染严重的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应用,以期积累数据和管理经验,
采用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设计了一套处理含有石油、锰、铁、微生物的微污染地下水净化系统,介绍了净水工艺流程以及各净化单元的工艺特点、技术参数。运行结果显示,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色度、浊度、石油、锰、铁、微生物等污染物,产水水质符合国家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
本文建立了水中硝酸盐氮现场快速定量检测和目视简易快速检测方法。锌粉—葡萄糖还原法可以现场安全、快速地检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且不使用环境毒害、致癌试剂,符合当前倡导的绿色化学主旨。
生物传感器以其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在线等特点在水质现场检测、空气污染监测及食品快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物传感器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实现饮用水水质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途径,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铝的含量.方法:在pH6.0~6.5的缓冲体系中,铝在澳代十六烷基吡啶和聚乙二醇辛基苯醚的存在下与铬天青S形成稳定的蓝色四元混合胶束,其吸光度与铝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结果:铝含量在0~0.4mg/L呈良好的线性(r=0.9993),回收率在77.7%~109%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试剂配制安全,易于保存,显色快速灵敏,适用于基层单位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