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CVD法制备的管径为20~40nm的MWNTs进行了电化学储锂的试验研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Raman)对MWNTs的表面形貌及石墨化程度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方法得到了该MWNTs的前十周的可逆容量.本文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计时电流法方法得出了Li+在MWNTs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Li+在MWNTs中的扩散系数在1~4×10-10cm2s-1(交流阻抗法),3.5×10-10cm2s-1(计时电流法).两种方法得到的数值都在文献提供的Li+在各种碳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范围内.从该结果可推断Li+大部分嵌入到MWNTs的石墨层中,属于不可逆容量的部分可能嵌入到MWNTs的中空部分和由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碳管所形成的纳米级的孔洞中.对锂离子嵌入MWNTs进行了电化学等效电路模拟,求出对于不同过程的反应电阻及扩散电阻.通过对交流阻抗图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即Li+在碳纳米管中至少有吸附和嵌入两种存在形式.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浸渍法,通过Al2(SO4)3对Zr(OH)4表面的掺杂修饰制备出铝促进的硫酸根稳定的氧化锆催化剂SO42-/Al2O3/ZrO2(ASZ).通过对催化剂的分析表征发现铝的加入影响了催化剂表面酸性质.酸含量与酸强度比没有铝促进的SZ催化剂有明显的提高.在压力1.5MP-3.0MP,温度100℃–180℃的反应条件下对该催化剂进行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SO42-/Al2O3/ZrO2催
本文采用电渗析技术对高盐度的油田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电渗析的操作参数变化对含油废水脱盐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电渗析运行工况下所取得的含油脱盐水,在500毫升摇瓶规模上进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鼠李糖脂发酵实验.通过检测发酵5天后的菌浓、鼠李糖脂、溶液表面张力及原油含量,表明电导率为5000μs/cm以下的脱盐废水可完全代替纯水用于鼠李糖脂的发酵,同时还能进一步降解废水中残留的原油.
本文针对三相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试验,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的流体力学参数测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实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三相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冷模试验提供大量真实、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并为进一步分析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奠定了基础.此外,运用小波分析工具对多相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可有效消除干扰,有利于相信号的识别.
本文采用络合萃取方法,回收精对苯二甲酸(PTA)溶剂脱水塔塔顶馏出物醋酸废水.研究了几种因素变化对络合萃取废水醋酸的影响,探讨了填料塔络合萃取醋酸工艺过程和萃取剂再生过程.结果表明,在络合萃取平衡实验中,随着废水中醋酸初始浓度、水油相比、pH值和温度的增加,分配系数随之下降;在络合萃取10分钟后,络合萃取达到平衡.在填料塔逆流连续络合萃取操作试验中,随两相流速的下降和相比的减小等因素变化将使络合萃
本文用5-氯甲酸酯异酞酰氯(CFIC)与间苯二胺(MPD)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一种聚酰胺-氨基甲酸酯型反渗透复合膜.该膜表面活性层经全反射红外差谱分析为聚酰胺-氨基甲酸酯,既含有酰胺基功能团(-CONH-)又有氨基甲酸酯功能团(-OCONH-);其亲水性优于均苯三甲酰氯(TMC)与MPD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的聚酰胺.另外,CFIC/MPD复合膜的水通量及其对氯化钠的截留率均也大于TMC/MPD膜
本文采用间歇萃取精馏方法分离异丙醇-水共沸物.以乙二醇为萃取剂,进行了间歇萃取精馏实验和溶剂回收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同时提出按时段逐步提高回流比的操作对此过程进行了研究,塔顶最高组成为99.44%,过程时间和萃取剂用量大大减少,萃取剂回收率大约83.5%.为间歇萃取精馏在工业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探讨膜分离金钱通淋口服液时不同膜组件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截留分子的膜组件、操作参数的正交设计,以与总黄酮相关的各种指标考察不同膜组件及操作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截留分子量为20KD的PS膜具有较好的膜分离效果,选择压0.08MPa、料液温度40℃、进料流速2.8L/min的操作参数工作效率更高.利用膜分离新工艺制备的金钱通淋口服液色泽好、澄清度大为改善,且具有良好的药效作用.
本文介绍了低含油率油页岩与废旧高分子材料共热解制油的实验室研究结果,本文所设想的利用现有油页岩热解装置(如自供热式抚顺炉)处理废旧高分子材料,除了节省投资以外,不仅解决了废旧高分子材料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了油页岩热解的油收率,补足低含油率油页岩自供热式热解过程所需能量,即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环境效益。
本文研究了Ca2+、Mg2+、Fe3+、SO42-、SiO32-及I-等杂质离子对离子膜(Ion-ExchangeMembrane,IEM)法制碱过程的影响,探讨了离子膜的污染产生机理;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离子膜再生方法,并研究了再生条件对离子膜再生效果的影响;采用EDAX及离子膜含水率测定等新旧膜及再生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氯碱工业废弃的离子膜经再生后可以恢复其性能,能够满足离子膜法制碱工
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PAN膜,在PAN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单体苯乙烯,达到改变膜表面孔径大小的目的,从而将PAN超滤膜改性成纳滤级别的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膜的表面结构变化,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接枝前后膜表面孔径的变化.研究了等离子体照射功率、照射时间、接枝时间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苯乙烯改性膜对润滑油脱蜡溶剂(甲苯和丁酮)体系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