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伤患者外周血NF-κB、TNF-α、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蝮蛇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PBMC)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蝮蛇伤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干预前组、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所有患者都于入院后未做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后6小时、24小时三个时相点采血收集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a、IL-6及NF-κB含量并分析。随机取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蝮蛇伤患者TNF-a、IL-6及NF-κB血清水平均为危重型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在对照组,轻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患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与非MO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与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TNF-a、IL-6、NF-κB水平越高;蝮蛇伤患者并发MODS与三种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抗蛇毒血清可以通过抑制三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基于不同轴向应变下平行试样的三轴试验结果,分析了珊瑚砂在三轴排水与不排水条件下颗粒破碎随加载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现有的颗粒破碎能量模型和基于应力的Hardin破碎模型的局
基于临空条件变化对倾倒变形斜坡影响的认识,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倾倒变形边坡为原型,通过3组斜坡模型的离心试验,模拟不同坡角条件下反倾层状斜坡的变形演化与破坏过程,获得
  目的:探讨急诊床边无肝素化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1例中毒患者开展血液灌流治疗的病人按是否使用肝素随机分为2组:肝素组(A组)、无肝素组(B组),比较2
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的保护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难题之一,控制围护墙变形是防止临近桩基破坏的最主要措施,而目前对于围护墙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是来源于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临近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及预后关系,提高对毒蕈中毒认识。方法:对解放军307医院急诊收治的26毒蕈中毒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炎型12
液化所致的土体软化会影响地震运动规律,需进行有效应力分析以确定可液化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弱耦合形式的场地反应有效应力分析法.此方法将土的非线性滞回模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百草枯的毒性及目前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功救治的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指出患者就诊后立即给予洗
  本文旨在探讨环磷酰胺对百草枯中毒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把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百草枯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及环磷酰胺干预组,染毒后第1、3
在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核废料地质处理、垃圾填埋场等诸多岩土工程领域都需要考虑温度对非饱和土性质的影响.为了更为全面描述非饱和土在热-水-力耦合条件下的变形及持水特
基于王甫洲水利工程近20 a的渗流监测资料,对复合土工膜的防渗工作性态进行反馈分析.首先对围堤土石坝整体渗流性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取典型断面建立测压管水位统计模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