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氟原子取代侧链及硒吩单元的给-受体共聚物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多样化的给-受体(D-A)共聚物给体材料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探究侧链氟原子以及硒吩骨架对于光电性能的影响,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并二噻吩-噻吩并噻吩(BDTTT)的D-A共聚物,命名为PTB-F5,PTB-F9,PTB-F13,此外,将构筑共轭骨架常用的噻吩单元替换为硒吩,将其与双氟原子取代的苯并噻二唑(DFBT)连接,合成了共聚物PDFBT-T,PDFBT-S.
其他文献
有机光伏器件是由电极、活性层、界面修饰层等材料组成的多层薄膜器件。器件法向方向的能级排布,尤其是不同材料界面处的能级排布是决定电荷分离、输运、复合和收集等基础过程的关键因素。
The potential for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to create transformative energy generation is currently restrained by its reliability issues regard hysteresis and degradation.
会议
目前高效率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我们重点研究了敏感环境条件下高效率PSCs的化学稳定性基础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PSCs化学稳定性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等。
有机薄膜光伏电池器件轻柔,制备简单,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光伏技术。传统光伏研究侧重材料电子结构的优化及其器件电学性能的表征。电池活性层形貌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来增强对体系的理解。
We investigate theoretically charge delocalization in radical-cations,i.e.,positive polarons,formed on oligomer chains of poly(2,5-bis(3-alkylthiophene-2-yl)thieno[3,2-b]thiophene),PBTTT.
会议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共轭聚合物分子设计灵活、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能够制备大面积的柔性器件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共轭聚合物PCDTBT由于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低的HOMO能级等优点,而成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给体材料,但由于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光电流相对偏低。
聚合物/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相对于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具有易于溶液加工、在可见光部分吸收强、能级可调、形貌稳定等突出优点,因此,这类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中,我们利用中间带隙共聚物给体材料J51[1](分子结构件图1b),与窄带隙n-型聚合物受体材料N2200[2](分子结构件图1b)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超过8%的全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为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迄今文献报道的
Non-fullerene acceptors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tremendous interest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s alternatives to fullerene derivatives in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Ex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wide-band gap(WBG) polymers due to their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multiple junction and ternary blend organic solar cells.
刮刀涂布法是制备大面积有机光伏器件的简单高效,且与大规模卷对卷印刷技术相兼容的方法。我们采用这种技术制备了高效的基于PffBT4T材料的聚合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如图1a 所示)。在制备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刮刀技术,该活性层在常规的ZnO电子传输层上不能获得均匀的薄膜,器件性能重复性差,不利于制备大面积器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