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征

来源 :2010年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ighresulation computer tomography,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2,0.030)。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筹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3,<0.01,<0.01,0.020)。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 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浸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典型征象并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1例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资料。其中重症甲型H1N1
会议
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并毁损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发生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1].目前国际公认的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疗效的指标足CD4+T淋巴细胞数和血浆病毒载量[2].但就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ABO血型抗体之间的关系,国内尚鲜见相关报道.现回顾性分析24例AIDS患者ABO血型鉴定和抗体效价结果,旨在解决ABO疑
会议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诊治的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片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临床分型:13例均为继发型肺结
会议
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唐朝以都城长安为代表的大城市在膨胀过程中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大量的流散劳动力涌向生存机会更多的
期刊
目的:为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中结核病(TB)的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以便对TB/HIV双重感染者开展积极防治。方法:对586例已确诊HIV/AIDS人群分批集中进行拍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及实施管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整合我院艾滋病、结核病治疗专家小组,筛查结核(TB)/HIV双重感染者,对筛查出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患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151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患者临床表现咳嗽139
目的:使用肺部高分辨CT(HRCT)扫描方法分析25例肺孢子菌肺炎肺小叶病变影像特点,提高对肺孢子菌肺炎认识,合理使用这些方法有利于,早期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51例经病原学诊断确诊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历。结果:提示临床上同时具备中高度发热、中~重度乏力、
介绍了石化行业无组织排放VOCs的定量方法及其在上海的实际应用。案例研究表明,储罐、设备泄漏、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挥发、工艺管放窄、原料和产品周转、冷却水塔等无组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