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中的量子输运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3年秋季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DNA分子在生命科学、分子电子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DNA分子体系导电机理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其他文献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增长会破坏DT燃料的对称高压缩和点火热斑的形成,影响DT燃烧,甚至破坏ICF内爆,因此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制约ICF实验点火的关键因素之一。
几何相位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物理学各分支并具有很多重要应用的有趣现象。而等离子领域的几何相位现象尚没有被系统研究。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进行回旋运动的回旋相位、磁约束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粒子运动的环向进动、以及电磁波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几何相位效应。
To successfully perform quantum algorithms on qubit systems,such as the recent published prime factorization on superconducting qubit circuits [1],the generation of entanglement among multiple qubits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源对于惯性约束聚变中的快点火以及产生KαX 射线源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超热电子的产生机制与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吸收机制有关,对于线偏振激光斜入射的情况下,在密度标长远小于激光波长的陡峭密度梯度情况下,主要的产生机制是共振吸收和真空加热,这两种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传播方向主要沿靶面法向;在密度标长远大于激光波长的情形下,主要的加热机制为J×B 机制,产生的电子束
激光加载条件下的准等熵压缩实验具有比气炮产生更大压力的潜力。在间接驱动方式下,利用气库靶的方式可以获得准等熵压缩的实验数据。自由面速度和界面速度是两种常用的准等熵压缩诊断对象。
强飞秒激光脉冲在空气中传输时,由于空气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非线性克尔自聚焦使得激光光束汇聚,造成空气分子离化而形成等离子体,与此同时,等离子体又对激光光束产生散焦作用,两种作用的动态平衡使激光在空气中形成长达数百米[1]、甚至上千米[2]的等离子体通道(plasma channel)[3],即等离子体丝。
EAST切向、多道CO2激光相干散射系统首次实现了密度涨落的径向测量,可实现多区域、多尺度的微湍流的同步测量,为托卡马克装置的湍流输运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H模是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的基本运行模式.
镍基高温单晶材料是目前制造最先进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的首选材料。通常在镍基体中掺入少量铝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的蠕变寿命[1-3]。然而,随着掺杂比例的上升,材料的结晶能力必然受到影响。如何在不影响结晶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合金材料的力学、热学性质能是制造业关心的重要问题。
Graphene like atomic B-C-N (g-BCN) layers have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as promising building blocks for future nanoscale electronics.Here we present the high-quality synthesis of g-BCN laye
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纯ZnO和Cu掺杂ZnO的能带、态密度、光学吸收谱。计算采用2×2×2的超晶胞(32个原子,Zn16O16),然后用一个Cu原子替代一个Zn原子(Zn15CuO16)。图1和图2分别是纯ZnO和Cu替代一个Zn原子后的能带结构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