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气田山2气藏气水层识别技术及气水分布规律

来源 :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洲气田山,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复杂,开发中普遍见水,为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开展研究区单井流体识别方法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根据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常规交会图法可以看出,自然伽马可以明显区分干层与气、水层,电阻率可以有效区分出气层与水层.通过应用常规交会图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P1/2正态概率法与多元判别方法对子洲气田山2段气层、水层、干层进行识别,认为上述方法共同应用可有效识别储层流体,其中,自然伽马-电阻率交会图和多元判别方法识别效果较好,其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研究区和邻区的流体识别.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上述方法共同应用于本区进行气层、水层、干层的识别是有效的,对比试气结果可知,其回判的正确率达到95.8%.通过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子洲气田山2气藏宏观上存在三大类气水分布模式.
其他文献
苏东区块投入开发已有6年,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区块气井管理面临低压、低产、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难题,迫切需要应用气田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实施智能管理.以连续生产井、产水井、间歇井三层次气井分类管理思路为基础,以风险感知、数字分析、智能处置为智能化管理思路,建立了包含连续生产井智能管理、产水井智能管理、间歇井智能管理、气井管理智能考核4个功能模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原来异常井人工判识、措施效果
介绍了重整氢气压缩机的油封工作原理,对机组油封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油封进行改进,降低了机组润滑油的消耗,提高了机组运行周期.通过对重整氢气压缩机的油封进行针对性攻关改造,班组的加油量由改造前每班平均加油22.5kg降低到1.5k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延长了该设备的运行周期,有效解决了油封泄漏问题,缩短了检修周期降低了检修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检修作业量。
压力驱替系统贯穿于整个油藏开发的全过程,因此准确认识压力驱替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如何保证"长期稳产"是采油三厂一项重大课题,而压力驱替系统研究是该课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准确认识压力驱替系统的基础上,以"理论研究、油藏工程、动态分析"等为手段,建立适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堵塞井判别方式、泄油半径判别方式、井组注水利用率判别方式、压裂提高单井产量判别方式"等四种辅助判别方式,明确方向、准确判
彭阳油田Y81作为其主力产层之一,一方面由于产建规划,部分Y81未投入生产,需要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补孔投产;另一方面储层堵塞,使得本来的优质储层无法达到正常的产能,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增产措施来恢复其正常产能.通过测井曲线的物性特征及测井参数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为彭阳油田Y81措施选井提供了依据.
采油三厂致密油分布广泛,其有效动用是实现长期稳产的重要保障.本次研究主要借鉴盆地长7致密油成功开发经验,以深化地质认识为前提,从井网、轨迹、储层改造等方面着手研究,提高致密油开发效果.
苏里格气田采用湿气集输工艺,清管过程中管内积液较多时通常形成段塞流,大量积液短时间内集中到达处理厂,远远超过下游分离器或捕集器的处理能力,导致处理厂压缩机停机甚至停产,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针对清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旁通清管器,介绍了旁通清管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旁通清管器可一次清出管内积液,有效吹扫积液段塞流,缓解下游污水处理负荷.该清管器可在不影响上下游生产的情况下
苏里格气田90%以上的气井开井即采用井下节流器生产.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低产井越来越多,几乎占总井数的50%.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筒容易积液,节流器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气井产能的发挥,对排水采气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部分气井需要打捞节流器后生产.根据现场1 850口井打捞节流器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不同类型节流器历年的打捞失败率都较高,未有降低趋势.为减少节流器打捞失败率,在现场试验施
子洲气田于2007年正式投产,2011年底建成15亿立方米/年的产能规模,目前内部井网已趋于完善.本成果主要利用岩心、钻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子洲气田周边山23段储层的沉积微相,构造,砂体展布及有效储层分布特征,并结合气田周边的气水分布状况,筛选扩边有利区块,为气田周边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神木气田是一个低渗透、多层系气藏,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2011至2013年开发建产证明,神木气田在大面积、低渗、低丰度背景下仍然存在沿主河道分布的相对富集区,因此,进一步深化储层认识,进行储层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其为筛选有利富集区提供技术依据.
榆林气田长北合作区在2008年底已形成30×108m3的生产规模,在开发方式上采用"丛式水平井组,分区分期开发;稀井高产,井间接替"的开发方式.利用生产动态分析方法及Arps递减模型分析法和修正衰减模型法对研究区内的双分支水平井进行递减率、动储量、可采储量等参数的计算,总结出了研究区的递减规律.并利用产能方程对递减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生产井实际情况针对地质、工程等8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