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间后神经卡压的高频超声诊断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间后神经解剖走行及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估高频超声诊断骨间后神经卡压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怀疑为骨间后神经卡压的51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追踪并显示桡神经骨间后神经的解剖走行、神经图像特征及神经周边组织的结构特征及病变情况,测量骨间后神经在Frose弓处的神经横断面积,并与20例正常患者进行对照.超声阳性检查结果与神经电生理结果及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1例患者中超声诊断骨间后神经卡压19例,其中肿瘤性卡压4例(囊肿致卡压2例,脂肪瘤致卡压1例,血管瘤致卡压1例),外伤后神经卡压2例(桡骨小头脱位并血肿致卡压1例,外伤后骨化性肌炎致卡压1例);特发性神经卡压13例(多处神经卡压1例;单处卡压12例);超声检查结果均为手术证实及神经电生理结果所证实.19例骨间后神经卡压患者在Frose弓处骨间后神经横断面积及直径明显增大,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直径0.23cm~0.11cm;面积0.041cm 2~0.018cm2;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骨间后神经的走行及神经周边组织结构特征,对骨间后神经的卡压及卡压病因能够做出明确诊断,能为临床术前手术的决定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测量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最大值与造影测值及封堵伞直径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将满足条件的3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进行二维及全容积三维图像的采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记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不同超声方法的VSD最大测值与封堵伞直径、造影测值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DE、FV3DE测值与造影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r=0.617 (P<0.05)、r=
会议
目的:总结孤立性肺动脉大动脉炎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动脉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进展.结果:41岁女性,咳嗽,心脏杂音一个半月来院就诊.患者生物化学检验、胸部X线及心电图检测结果无特殊异常.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抗核抗体谱为阴性.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巨大的右心房和右心室,肺动脉远端及左右肺动脉壁明显增厚,右肺动脉闭塞,左肺动脉狭窄,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动脉收缩压估测
会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采集胸骨旁标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三腔及标准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短轴切面来观察2D-STE指标:左心室纵向、径
会议
目的:建立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测量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旋转角度等指标来判断实验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常规测量其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径向峰值应变率,左心室壁各节段及整体的峰值旋转角度,常规麻醉,开胸后结扎左前降支,关胸,10min后测量术前相同的指标,比较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实验兔术前、术后心率(HR)
会议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2D-STI技术对4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0例正常成人进行心尖四腔心切面探查,获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长轴六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PS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达峰时间(PSST).结果:肺动脉高压组的右心室游离壁三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PSS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
会议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0例(心肌梗死患者不被纳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应用TOSHIBA ARTIDA SSH-880C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采用二维
会议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连续选取50例T2DM患者及5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成人为对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腔构型参数、肺动脉瓣口频谱加速时间(AT)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包括面积变化率(FAC)、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组织速度(S)、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壁6节段纵向应变(longitudin
会议
目的:探讨非传统左心耳功能参数——三维容积法左心耳排空分数、左心耳壁心肌组织速度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心房颤动患者76例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二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左心耳排空分数、左心耳最大排空血流速、以及左心耳外侧壁中点、内侧壁中点和尖部的组织速度;分析二维、三维排空分数分别和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之;另统计左心耳三个位点的组织速度,分别分析其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之.结果:1)经食管
会议
个案报道患者,男,23岁,患者因头晕目眩、左侧肢体无力入院.头CT示脑梗塞,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占位.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实验室检查、胸片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内径大小正常,左室内可见一大小约4* 0.5cm中等回声占位病变,呈长条形,活动度较大,未见明显蒂.左室壁心肌运动尚可,主动脉瓣无明显反流,二、三尖瓣轻微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图1、2).2015年1月26日
会议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技术比较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起搏(RVAP)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起搏器植入者103例,其中右室心尖部起搏(RVA组)50例,右室间隔起搏(RVSP组)49例.应用RT-3DE和CXR分别判断103例患者右室电极的位置,并用RT-3DE评价并比较RVSP组和RVAP组起搏器植入前后及两组间左房功能指标(LAAEF,LAPEF,LAVI)有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