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

来源 :福建省土地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土地分会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丘陵和山地占优势的福州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10.2和Fragstas4.2平台,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等比较分析了2000-2013年福州市5个地貌区和海岛(岚城乡)的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形状格局特征、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趋势大同小异.共同点:①2000-2013年间各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和人均用地规模均呈增加趋势;②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均呈多核分布,随时间推移,空间分布核密度值显著增加,核值区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由小到大逐渐变化,核位置基本不变;③农村居民点均呈现全局的高值集聚特征,规模分异动态变化特征相似,农村居民点大规模集聚分布和小规模集聚分布并存,分布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④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和斑块的形状均趋于线性发展,整体上趋向于简单化;⑤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地形起伏度<10m)、坡度平缓(0~10°)、靠近水源(距河流<1500m)以及交通便利(距离道路<500m)的区域.不同点: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总规模、人均用地规模、动态度、空间分布密度、集聚程度、"冷、热点区"规模和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指出,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各项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和生态退耕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一是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二是
会议
  "空心村"的出现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空心村"整治潜力很大,做好此项工作,对破解建设用地难题,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护土地资源意义重大,整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需求的层次也日益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支撑下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现实是,社会办医遇到了"用地难"问题。如何
会议
  研究目的:对"天地图"的发展提出个人建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地图发展及现状,导出政府职能部门着力的方向性建议。研究结果与结论:市场归市场,政府归政府,对地图发展及服务
  首先简要介绍天地图及天地图·厦门现状,主要分析了天地图·厦门发展至今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下一步天地图·厦门应用与发展计划,并提出了具体工作思路。
  作为政府建设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空间服务项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实现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从离线向在线的转变。其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应用、共享共建和规范管理要
  信息技术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手段,信息化也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途径。在信息机构编制缺失的现实中,如何有效实施设区市局的信息化建设?本
  研究目的:为了依法开展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对厦门市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进行地方性立法。研究方法:到南京、杭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厦门市实际,形成了初步
  1949年~1952年,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农地制度变迁.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对台湾地区第一次农地制度变迁的文献的基础上,对台湾地区第一次农地制度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用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