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鲁西牛发展现状及思路

来源 :第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mijnuhbygvtfcr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鲁西牛存栏数量锐减,养殖形势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菏泽市鲁西牛的养殖历史及存养情况,分析了养殖鲁西牛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等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鸡体重性状复杂的分子机制并挖掘影响其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使用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 F2资源群体,利用鸡60K SNP分型芯片对资源群体的F2代367个体进行分型,对体重性状QT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表明,21个5%基因组水平显著的位点涉及到18个SNPs与体重性状关联.这些SNPs分布在1、2、4、5、15、19、26和Z共8条染色体上,涉及到14个基因和2个小R
性成熟启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控制。决定性成熟启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KISS-1基因编码产物Kisspeptin——通过其受体GPR54能够直接刺激GnRH释放,进而启动性成熟进程,KISS—1/GPR54系统被认为是性成熟启动的关键看门基因。禽类的KISS-1基因在GenBank中尚未被清晰注释。本文以文昌鸡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有加速DNA合成、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以鸡的sCTGF基因作为影响鸡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在资源家系F2代个体中寻找SNP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部分鸡种的比较,研究sCTGF基因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鸡sCTGF基因外显子3中2448处C/T的SNP位点与鸡的出生体重、1
选用北京油鸡、罗曼褐壳蛋鸡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饲养,分别在8w和12w进行肉色测定。结果表明:肌肉部位、宰后时间及周龄是影响肉色的较为重要的因素,而在本研究中品种这一因素对肉色作用较小。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2种聚类方法对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的蛋用性能和生态环境的资料进行分析.多元统计分析10项指标的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95.00%),根据各品种的前3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及聚类,结果表明:2种聚类方法均可将11个地方鸡品种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亦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较地面平养和笼养两种育雏育成方式对淮南麻黄鸡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择淮南麻黄鸡雏鸡共36000只,地面平养育雏育成22800只,笼养育雏育成13200只.结果表明,地面平养育雏育成的淮南麻黄鸡群体1~16周龄体重、饲料消耗量和死淘率都相对高于笼养群体.地面平养育雏育成淮南麻黄鸡21~45周全期产蛋率比笼养育雏育成群体高1.97%(P>0.05),种蛋合格率比笼养育雏育成群体低4.0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所产鸡蛋的矿物元素含量,本研究以300日龄的罗曼褐、京红、海兰褐、新杨褐、海赛克斯褐、伊莎褐6个品种的商品代以及苏禽青壳、文昌鸡,总共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各品种鸡蛋随机抽取30个蛋,进行矿物元素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鸡种鸡蛋的矿物元素中钙、镁、铁、锌、铜含量在8个鸡种鸡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磷、锰、硒含量在鸡种鸡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P<0.05,P<0
本研究利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广东省某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获得的两株非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65株和C7株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均具有血凝活性,且能被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H6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65株和C7株进行RT—P
本文简述了红外取暖器的基本原理及其能大量节能的优点,然后叙述了西方在雏鸡加热中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与红外辐射取暖器的比较。最后叙述了美国Roberts— Gordon公司红外取暖器在世界各地的具体应用。
南阳牛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要想利用这一优势资源,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就必须大力弘扬南阳牛文化,彰显黄牛精神,倾力打响南阳牛品牌,做大南阳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