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免疫学变化及在诊疗中的作用

来源 :第五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重症医学大会、第一届中国心脏康复大会、第一届心脏人工智能医疗大会、第一届重症心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免疫功能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中作用及为PE的防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 选取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的PE患者70例,对照组2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下列检测:NYHA心功能分级,血生化指标,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肺血管CT等检查.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细胞的表面抗原分化抗原以、补体及细胞因子等,同时随访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PE患者组与对照组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两组间CD3比较,PE组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CD8比较,PE组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CD4/CD8比较,PE组显著升高(P<0.01).PE组随访1/3月6月的D二聚体和NYHA心功能与基础水平相比显著改善(P<0.05和P<0.001);同时随访6月时的CD3、CD8和CD4/CD8比值较基础值显著改变(P<o.05).PE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各种免疫分子和细胞因子等检测结果发现,PE患者组总补体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C3和C4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01和P<0.01),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PE患者随访中,发现仅IL-6出现显著变化(P<0.05).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D3水平与D二聚体相关(P<0.05),CD8水平和CD4/CD8比值与NYHA心功能、肺血管CTA、肌钙蛋白和pro-BNP相关.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CD3水平、CD8水平和CD4/CD8比值有显著性意义.IL-6水平与肺血管CTA、肌钙蛋白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组较对照组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补体系统以及IL-6检测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肯定了T细胞免疫失衡在PE发病中的作用,并揭示了部分细胞因子也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通过随访发现T细胞免疫功能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得到改善.并比较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与PE各项检测指标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提示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部分指标有望成为检测PE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本例患者在原发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发生后,24h内出现了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系统(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同时发生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本病例抢救主要治疗关键点: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完善必要、及时准确的各种化验指标及检查,预测准确;输血、输液、抗栓的关键用药或CRRT、IABP应用等任何选择及应用时机的选择、持续时间及相关药物剂量,也是MODS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影
主动脉窦瘤破裂常发生在剧烈活动时,起病时常有剧烈胸痛等。该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初始为“感冒”症状,然后白细胞、心肌酶、NT proBNP等升高,迅速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酷似重症心肌炎表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为连续性杂音,该患者入院时经多位医师听诊均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杂音不典型影响了疾病的判断。血象,皮质激素明显增高,掺杂因素多,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女性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AMI于医院住院的6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候要素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对女性AMI患者的证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提取证候要素8种,女性AMI患者证素分布频率以血瘀、气虚、阴虚多见,分别为80.0%、64.6%和33.8%;双证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多见,分别
回顾分析此患者症状及病程特点,胸痛原因主要是冠脉痉挛导致的心肌急性缺血,硝酸酯类药物使用后有效。效果逐渐变差是因为硝酸酯类药物很易发生耐药。在本病例的处理中,在手术麻醉阶段已发现患者有冠脉痉挛,在术中就应及时持续静注恬尔心针或佩尔针,以缓解冠脉痉挛,不应使用B受体阻滞剂,尽量避免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因为B受体阻滞剂对冠脉痉挛无效,甚至诱发冠脉痉挛。尼可地尔是用于冠脉痉挛的较好药物,该药为钾通道开放剂
文中报道1例静脉使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成功救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心电风暴.本例患者频繁反复发作快速性室速及室颤,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加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及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治疗才使交感风暴得以控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多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基础用药.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腹部轮换注射不同按压时间对ACS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153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进行腹壁低分子肝素钙轮换部位注射,注射后分别进行0分钟(不按压)、3分钟及15分钟的棉球按压.注射后每12小时,观察皮下出血的情况,测量皮下出血面积.结果:三组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出血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轮
结合五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一脉相承的主题精神,以本届大会大数据、智能医疗、精准医疗、心脏康复的主题思想为着眼点,简略回顾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尤其是心脏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从基层医院急诊医务人员与管理者的角度,探究基层医院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培养,尤其是急诊高级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紧扣时代脉搏、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为基层急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危重症监护三环链接更加紧密,提高急危重症病
目的: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候群,其发病突然、进展快、死亡率高,N末端B型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的含量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住院、出院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NT-pro BNP的床旁快速检验法(Point-of-care testing,POCT)在心力衰竭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利
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发病率很高,睡眠呼吸暂停导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胸腔内负压升高、交感兴奋度增加以及血压升高,均会促进HF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因此,OSAS是HF发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病因.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南指导OSAS合并HF的治疗,持续性正压通气(
目的 2016 ESC心衰指南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间范围(40-49%)心衰(HFmrEF)被单独提出,与LVEF保留(≥50%)心衰(HFpEF)和LVEF减低(<40%)心衰(HFrEF)区分开来;作为后两者之间的灰区,关于HFmrEF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HFmrEF患者与HFpEF、HFrEF患者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合并症、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国际心力衰竭注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