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鹅血液生化指标与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相关分析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0周龄40只太湖鹅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E)和葡萄糖(GLU)共13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其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相关。结果显示:TP(38.59±3.72,g/L),ALB(14.27±1.46g/L),ALT(18.81±7.31U/L),AST(32.63±11.47U/L),ALP(417.93±105.86U/L),LDH(614.73±225.31U/L),CHO(3.87±0.67mmol/L),TG(1.18±0.36mmol/L),HDL-C(1.82±0.24mmol/L),LDL-C(1.31±0.40mmol/L),BUN(0.29±0.10mmol/L),CRE(5.95±1.25u mol/L),GLU(9.16±0.93mmol/L);ALT与腹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LP与胸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RE与腿肉肉色、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其他文献
为了优化鸡胚整体原位杂交的操作步骤,借助鸡cdk2apl基因,通过控制蛋白酶K消化的浓度、探针杂交的浓度,以及杂交后的洗涤温度,得到了低本底、着色清晰的杂交结果,建立了一套实用的鸡胚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检测到cdk2apl基因在4.0 d鸡胚的脑、脊神经管、前肢、后肢等部位表达。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PAD)的同步检测鸡组织中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残留的快速、高效和经济的新方法。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的最佳条件如下,预混有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混合标准溶液的0.5g鸡组织匀浆在研钵中同2g C18填料研匀;样品混合物通风柜中静置2~5min后装萃取柱;萃取柱自底层到上层依次装入玻璃棉、1.5g无水的Na2SO4、样品混
在连续两个世代的北京父系鸭核心群中分别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的繁殖方式,记录33~39周龄(产蛋第6~12周)间入孵种蛋的受精率以及孵化相关性状,分析人工授精技术的使用对北京鸭父系育种核心群受精率以及孵化性能的影响,为在北京鸭育种中施行人工授精技术积累基础数据。
本研究以实验公鸡为研究素材,经药物处理,观察处理后不同时期睾丸内精原干细胞消除情况,目的在于探索白消安对公鸡精原干细胞消生长的最佳时期,建立鸡无精子症模型。采用DM-SO+2%白消安组成的作用液进行公鸡腹腔注射(40mg/kg),取处理后7d、10d、14d、20d的公鸡睾丸,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睾丸内曲细精管中精原干细胞的分布和含量,并采用经白消安处理后不同时间的鸡精液,涂片观察并计算精子密度;经
蛋鸡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标志性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剖析了我国以国外鸡种为主支撑的良繁体系所潜伏的隐患以及国产良种长期不能主宰市场的原因;科学地论证了目前生产中为什么会普遍存在鸡的免疫抑制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危害;深入地分析了蛋鸡产业链利益分配的特点与不合理性,以及养殖环节利润较薄产生的根源以及提高利润的途径
试验鸡群分为四组:产白壳蛋鸡群、产褐壳鸡群、产紫壳蛋鸡群及产粉壳蛋鸡群。每组各30只,每组收集鸡蛋30枚。由于不同颜色对光的反射系数不同,可根据不同颜色的蛋壳对相同光源反射系数的差异对蛋壳颜色进行客观的定量测定。本试验采用英国TSS公司生产的ECR测色仪进行蛋壳颜色的客观、定量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在412nm和670nm处测定各组蛋壳溶液的吸光值,使用英国TSS公司生产的ECR测色仪测定每个
为了探讨不同品系、性别和年龄对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四川大恒家禽育种公司的六个品系(S01、S02、S03、S05、S06、D99),共240只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及36只优质肉鸡的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品系和年龄效应对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效应对其无显著性影响。在六个品系中,S03品系的肌纤维直径最粗。品系和性别效应对肌苷酸含量均
通过对英国樱桃谷父母代种鸭无水旱养模式技术研究,结果:①不同营养水平各组对生产性能影响观察生物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营养水平各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统计分析无显著影响,对受精蛋建雏率A、D组与B、C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不同公母性比对受精率的影响,各组无显著差异;④不同饲养密度对受精率的影响各组无显著差异;⑤不同光照制度对采食量、体重、发育和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从
随着我国蛋鸡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生物安全理念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08~2009年的岁末年初,上海地区大多数鸡场发生了严重的产蛋率下降,产蛋率下降发生在紧急免疫禽流感疫苗H5N1/Re-4+Re-5之后,产蛋率下降幅度10%~90%,有些鸡场还伴随着死亡率上升,高的死亡率在15%左右。本文采集了3种类型鸡场在这段时间的产蛋期数据,分析了产蛋率下降与生物安全的关系。生物安全状况较好的鸡
本文首次提出了现代家禽散养体系的概念,并对现代家禽散养体系的建立、主要构成要素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是为我国今后家禽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