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用缆索的结构型式、施工与应用

来源 :第五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结构用缆索起源于19世纪初期,兴起于20世纪中叶二战以后,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该类产品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逐渐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主要介绍了在国内近年来最新开发的建筑结构用缆索产品结构型式、施工及推广情况。
其他文献
体外预应力加固由于其有施工方便、索力可检测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加固行业的普遍关注,但人们对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理论认识仍旧不够,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发展,总结归纳了体外预应力体系体外筋应力计算的既有方法,并针对开裂前及开裂后弹性阶段建立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直线型、单折线、双折线模型的卡氏第二定理计算算式,同时与算例及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卡式第二定理计算弹性阶段应力增量的合理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
阐述了适用于高、中设防烈度下预制混合抗震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过去二十年来,对该类结构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和实体试验研究工作。
对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综述;在汲取国内外最新研发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体外预应力体系研究和试验验收的新进展;列举了二个体外预应力工程应用实例,旨在促进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ansys有限元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对港口工程中常用的后张法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分批张拉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出张拉过程中构件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优化张拉设计和实时控制张拉质量。
针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梁底较窄而腹板较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在T型梁腹板两侧进行体外锚固碳纤维带的预应力加固方法,并进行了足尺模型梁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碳纤维带的预应力张拉过程及有效预应力,试验表明该方法的预应力损失不到5%。此外还对加固后的梁进行了荷载试验,其最终的破坏模式为碳纤维带被拉断,破坏前跨中段的碳纤维带的应变达9974με(含预应变),充分表明了碳纤维带的强度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考虑侧向约束对体外预应力框架梁有效预应力的影响,简化了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利用能量法推导了体外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最后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公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介绍了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主墩盖粱结构由于复杂受力条件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形成工程隐患的原因。着重论述采用在盖梁上后穿孔通过体内钢束施加预应力的加固方案,包括长距离的实体穿孔技术,水平钢束与弯起钢束的布置与实施,体内预应力加固后的结构性能,以及施工顺序与控制。实际施工表明,盖梁结构通过体内水平及弯起钢束预应力加固,结构受力及耐久性满足规范要求。
针对本边坡加固工程工期紧张,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条件受限制,边坡支护与隧洞交叉施工干扰等特点,论述了边坡加固与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异常情况处理,施工工艺调整,边坡监测等技术问题。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预应力锚索与二次劈裂注浆工艺在加固极破碎岩质边坡的成功运用。
本工程为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层改造项目。工程中对新旧结构如何联系,如何有效的将新增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原有结构上,以及如何降低新增结构的荷载和增加新增楼层的净空高度,本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同类工程借鉴。
主要介绍了财富玉泉山公馆网球场和游戏厅室内膜结构的设计和安装过程,提出室内膜结构工程在设计安装方面要围绕保证最佳外观效果的目标进行,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节点构造形式,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合理安排安装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