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对纤毛虫共生菌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的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关注环境变化对自由生细菌及原生动物影响的较多,相对而言,对环境变化影响细菌-原生动物共生关系的关注较少.细菌与原生动物的共生关系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都普遍存在.在全球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对细菌-原生动物共生关系影响可能对理解这些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两种纤毛虫(淡水的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及海洋生的双眉虫)为实验对象,利用T-RFLP、FISH、MDS、ANOSIM分析及统计技术,研究了溶解氧水平、光照、温度、抗生素及重金属污染对纤毛虫共生菌多样性的影响.总体上,我们发现环境变化确实可引起纤毛虫内共生菌群落的变化,但这种环境效应具有一定的种类特异性.该研究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他们共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当前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加强湖库藻类水华防控及其生态效应的系统研究已刻不容缓.从有害藻类水华发生到消退过程中,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数量通常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对
会议
A fundamental question in biology is to understand how plant and animal appendages, like leaves or limbs, develop asymmetric shapes.It has long been proposed th
会议
腹毛类是最复杂和高等的纤毛虫类群,在细胞学、纤毛虫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及其合作者在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的
会议
为了解牦牛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其分子遗传特征.收集我国中西部9个县牦牛粪便样品共545个,采用PCR法检查发现隐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阳性率分别为4.0% (22/5
会议
混營性著鞭毛蟲族群(Haptophyta)是為東海海域主要色素型鞭毛蟲之一,同時其為細菌主要攝食者之一,但目前對於其組成分怖,及其攝食與環境中生物及非生物因子關係並不清楚.因此
会议
螺旋藻因其可食用性,在食品、水产饲料、化妆品和营养食品方面的应用,使其大规模的商业生产吸引了广泛关注.但是,微型浮游动物的存在制约了螺旋藻生长量的增长,而关于螺旋藻
会议
本研究進行臺灣東北沿岸海域寡毛亞網纖毛蟲群集種類組成之研究.採樣時間為2012年7月、9月、10及2013年6月,依據18S rDNA序列進行種類多樣性研究,希望了解副熱带海域寡毛亞網
会议
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农业研究系统软体动物专项基金的资助下,作者在2012年详细地开展了对虾养殖池塘中纤毛虫原生动物群落在不同养殖时期的群落结构变化研究.在长达
会议
在四膜虫大小核分化的后期,大量的转座子(相关)序列从成熟的大核中删除.转座子的异常表达及转位对"宿主"具有极大的破坏,因此其表达是被严格调控的.一个迄今不明的问题是:四
会议
在中国极地环境综合考察及评估专项和韩国极地研究所项目等的资助下,作者所在研究室及韩国极地所合作者详细地开展了南极Amundsen海浮游纤毛虫群落的生态学研究.南极海域的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