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氢选择性催化氧化(HCN-SCO)反应机理探究

来源 :第二十四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氰化氢(HCN)是一类气态剧毒物质,是磷化工、氨合成、煤化工中工业废气中最典型的非常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显著的危害.其中,HCN 致毒机理主要是由于吸入人体后电离出的CN-极易与血液中氧化性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从而阻断血液中电子氧的传递,通常摄入0.1-0.3 g HCN 即能致人窒息死亡[1].此外,HCN 是NOx、N2O 的重要前体物,在大气环境中易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2].对比各种常用的HCN 处理方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等均存在二次污染、处理成本高等问题,而选择性催化氧化法(HCN-SCO)可将HCN 彻底转化为N2、CO2 和H2O,具有显著的优势.众多研究表明[3]Cu 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CN-SCO 催化活性,在较宽的温度窗口内均保持较高的HCN 去除效果.而已报道的HCN-SCO 相关研究中氧化过程往往伴随大量的NOx、N2O、NH3等副产物,导致N2 选择性降低,严重影响了HCN 的彻底净化.此外,HCN-SCO 的反应机理尚无明确的报道,这一研究的开展将为催化剂构效关系的揭示及催化剂活性和N2 选择性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活性组分对HCN-SCO 活性的影响,进而探究了反应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最终揭示了HCN 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Atmospheric glyoxal(GLY)and methylglyoxal(MGLY)are key precursors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However,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f GLY and MGLY and thei
会议
  In this work,we report a facile and economic one-step method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50 ℃ water bath for the fabric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3D)u
  氮氧化物(NOx)是一种极具危害的大气污染物,不仅可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从排放的废气中消除NOx 是十分必要的[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选取一种典型的市售燃油清净剂,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汽油车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尾气污染物中
  软锰矿法烟气脱硫是目前中国正在开发的一种资源化脱硫技术,副产物软锰矿渣主要由铁、锰、硅等元素组成。特殊的孔道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过滤/吸附性能,在染料废水净化
  乙苯脱氢是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式,但反应温度高、催化剂易积碳。乙苯氧化脱氢是放热反应,可降低反应温度,因氧化剂的加入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无需在反应体系中通入过热水
  柴油车燃烧排放的颗粒物(PM,主要成分为soot)主要为细颗粒物,是我国大气灰霾形成的重要原因[1-2].2018 年,全国机动车PM 排放总量为44.2 万吨,仅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9.1%的
  铂基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尤其是催化燃烧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然而,长期运行在汽车尾气高温、潮湿环境下会使得铂纳米颗粒烧结失活.为了有效提高铂催化剂的水热稳
会议
  来自于固定源和移动源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光化学烟雾、灰霾和酸雨形成的重要前体污染物.2017 年,我国NOx 排放总量的~35%来自于移动源排放,仅占~10%的柴油车贡献了~70%
  羰基硫(COS)在煤气、焦炉煤气、黄磷尾气、天然气、高炉煤气等工业气体中广泛存在,其具有低反应性和相对较长的寿命,COS 的大气寿命估计为2.5 年,且进入平流层的COS 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