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 :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三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创伤骨科患者术后伤口剧烈的疼痛可增加术后的应激反应,引发术后并发症,通过对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探讨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对创伤骨科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以及病人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100例术后实施PCEA镇痛模式的骨科病人,对其镇痛效果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镇痛总有效率95%,不良反应14%。结论 PCEA作为一项广受医患双方欢迎的术后镇痛技术,术后经护士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能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全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2-3 1例,L3-4 5例,其余均为L4-5间隙.男53例,女23例;年龄38~55岁,平均年龄39岁.手术保留椎间盘突出节段棘突,以脊柱显微镜配合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置入Wallis
目的 评估甲强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之后行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受伤8h内送至我院伴有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32例.于病人到急诊室即开始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剂量是首次30mg/kg体重,15min静脉输入,间隔45min,然后5.4mg/(kg.h)静脉滴入持续23h,如在伤后3h应用则24h小时治疗即可,在伤后3~8h治疗者,可在继续5.4
目的 探讨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50名在骨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5名)和对照组(25名).实习期均为期4周.实验组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对照组实施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于实习2周后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实习3周后向患者发放护生满意度调查表.结果:住院1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工作态度、生活护理、护理操作、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护理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 查阅并总结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护理的相关文献。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能建立节律性的排尿规律,相对自由地介入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其康复后早日返回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目的 探讨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截肢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2月本科共有截肢患者25例,其中骨肉瘤共11例,糖尿病足共7例,严重感染坏死共3例,严重毁损伤共4例。对其进行术前、术后全程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全面心理干预。结果 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心里压力、焦虑、抑郁程度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全程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明显减轻截肢患者心理压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斜颈合并寰枢椎关节旋转半脱位的治疗策略。方法:23例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斜颈患者,术前常规行颈椎CT检查,其中12例合并有不同程度寰枢椎关节旋转性半脱位,表现为枢椎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分离,枢椎齿状突侧向移位,严重者偏移侧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几乎消失,对该组合并旋转半脱位的12患者术后常规行颅骨牵引,矫正旋转半脱位后再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不适合颅骨牵引的患儿采取Halo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