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套针+肚脐贴穴治疗肥胖症奇效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多功能套针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医学也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被人体吸收.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的,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渗透力强,脐下丰富的静脉网也是药物能迅速被吸收的有利条件.结合套针皮质下扫散,激活细胞,排泄,在临床五年治疗肥胖症疗效100%.
其他文献
患者头痛6年.四处遍访名医,医治无效.今年2月份去西安西京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神经性头痛”.开了两个月的药,吃完了也无效.用“侯氏多功能套针”于颈3颈4旁开0.5寸左右向上各扎一针,双肩井下对准大椎穴6cm外各扎一针,各做弧形摇摆200次左右,留软管于皮下24小时后取出,隔天治疗一次.治疗5次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对多功能套针的应用,体会很深,尤其是该疗法痛苦
介绍了采用套针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包括胃炎、嗝逆,取神阀穴上1. 5寸处进针,针尖向上,右手摇针,左手轻柔腹部,行针约2分钟,症状缓解,取针加套针贴,第二天早晨自诉,打嗝症状完全消失。
腰椎病是指因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腰部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腰椎病大致包括:腰部软组织劳损、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结核等疾患.尤其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用多功能套针在距离痛点6cm处对准压痛点进针,并做弧形摇摆三分钟,让患者休息片刻
张煎,女,42岁,住陕西省平利县西河镇三合村.患者自述,患有双侧乳腺增生已7年之久,痛苦难耐,饱经疾病折磨,经过多家医院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在她多方求医无效时,听别人说,我扎针扎得好,治疗好了很多疼痛疾病和疑难杂症,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我单位,要求为其医治她的乳腺增生疾病,分别在双侧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上三个方向进针,针尖指向有增生的部位,经过一次治疗,患者的乳房胀痛、刺痛的现象好转很多
患者踝关节痛两天伴肿胀,站立疼痛加剧,不能走路.体征:见右脚肿胀明显,呈凹陷性水肿,右踝关节外侧下1.5cm处压痛,诊为急性通风症,用套针上下对刺痛点,扫散2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第二天来诊,症状全无,水肿消失,无压痛,痊愈,一年来至今无复发.用套针接套针通对腰椎3,4,5,骸椎1,压痛点对刺,腰膀肤经电针下刺,腕躁针下4,5,6针刺6天,同时加配太极神针灸承山、委中、承扶、环跳、肾俞等穴位,腰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有湿热互结,邪入膀胱经,而缠于带脉,并郁于皮表,故名缠腰火丹.《奇经八脉考》云:“带脉者,起于季胁……围身一周,如束带.”因其形状如蛇,又名蛇丹,蛇串疮.《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素问·血气行志篇》云:“凡治病必先去其血.”通过多功能套针及患处刺血,可活血祛瘀止痛,清热利湿,同时还有祛瘀生新之功效.火针顺其病损神经走向点刺,导热外出,达祛瘀止痛之目的.“三法”配合疗效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Bell麻痹,中医古典医籍《灵枢》记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口眼歪斜”为本特征.其致病因素多为脉络空虚,风暴之邪乘虚侵袭,导致气血阻滞,经脉失养而发病;西医认为本病于病毒感染有关.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前大数患者有外感风寒史.笔者采用以多功能套针为主配合中医艾灸及内服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患者肾积水,疼痛3天,输液及杜冷丁止痛,效果不佳.套针给于右侧背部疼痛点下方6厘米处进针,摆散10次,疼痛消失,随继续摆散2分钟.患者未诉疼痛,次日继续治疗.第三日未做治疗,嘱病人复查彩超,报告肾积水消失,泌尿系统未见结石,患者满意出院.随用套针在肩颈部疼痛大椎穴下方6厘米处进针,针尖指向大椎,治疗闭,富贵包消散,又在双侧肩井穴下方向大椎方向进针,治疗闭肩部皮肤松软有弹性,条索软化,自诉肩颈部疼痛
老年人退行性变病变,慢性劳损,不良姿势等原因造成骶髂关节损伤,腰椎失稳,引发椎体向内滑脱,挤压内脏神经,代偿性脊柱侧弯,下胸椎后凸,颈椎侧偏,导致内脏神经受压,脾胃不和,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椎体滑脱挤压内脏神经肌肉收缩疼痛,腰背肌呈保护性收缩,引起腰肌劳损,产生腰背痛,四肢痛。全身气血调理,脊柱及各骨关节调整,脏腹肌肉松解,配以针灸、外敷中药缓解疼痛症状。中医治病以整体为主,身体的每块骨头,
患者因小腹作痛到县人民医院作腹康镜检查,得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急诊注射杜冷丁缓解,一个月前用内膜囊肿剥离术无效,经介绍来我浮针专科门诊时疼痛抱腹部进入诊疗室;检查:左右附件区有痛点,子宫有压痛点,用浮针治疗8分钟后疼痛消失,患者每隔2天来针疗一次,连来3次配服血腑逐瘀汤加减六剂,就根治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