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在老年复杂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一 急性髓性白血病方XX,男,62岁,住院号:204865 入院日期:2011-12-26 主诉:反复发热20余天 患者于20余天前因发热在我院就诊,考虑急性髓性白血病2011-12-7转人民医院血液科治疗.WBC: 31.63×109/L,HGB: 92g/L,PLT:187×109/L.广州军区总医院PET/CT(片号:P27904):1、全身骨髓代谢弥漫增高;脾大伴代谢弥漫增高,均考虑为血液系统恶性病变可能;2、纵隔、右肺门、肝门及腹膜后多发高代谢淋巴结,考虑为转移;右肺下叶结节伴代谢增高,考虑为恶性病变,不除外肿瘤浸润.3.右侧胸膜及胸膜下多发高代谢病变,考虑为肿瘤侵犯可能;甲状腺代谢弥漫增高,双肾体积增大,不除外肿瘤侵犯可能.
其他文献
Purpose: Ddelayed hemorrhage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 has not been well defined in the literature.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has not been well described and treatment algorithms are la
会议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features of the orbital rhabdomyosarcoma (RMS).Methods: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histopathologically p
目的:观察大脑内静脉及其属支正常解剖结构、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20排CT对142例正常人进行一站式颅脑成像检查,观察大脑内静脉及其属支解剖特点.结果: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透明隔静脉、前终静脉、后终静脉、直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9%、95.4%、93.7%、48.6%.大脑内静脉分四型,以IA型为主,且大多数位于同一水平面,部分呈镜像对称;前终静脉根据引流部位不同分四型
目的:探讨头颈部128层CTA检查诊断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发病诱因和解剖基础.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或拟诊为PCI并行128层CTA检查的患者729例,其中CTA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的患者204例(占28.1%),回顾性统计分析了椎基底动脉在起源、路径、口径、窗式等发育异常的部位及数量.结果:204例PCI患者中,单纯椎动脉发育不良50例(6.86%);单纯椎动脉路径异常
多发胶质瘤比较少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误诊.本文收集了2008年11月-2012年10月间经过病理证实的4例多发胶质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理与影像学特点的关联性。2008年11月-2012年10月间经过病理证实的4例多发胶质瘤病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7-65岁。4例患者中有3例有两个胶质瘤,1例有3个胶质瘤。其中有3个病例其中每个病例的各个瘤体的影像
视神经是指从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角止的这段神经,全长约42-47mm.分为四部分: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视神经内神经胶质,属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本文根据发病年龄,分为2组:儿童组和成人组.儿童视神经胶质瘤为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高峰为2~8岁,发生于成人者较少.具体分析了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同视神经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视神经鞘瘤、炎性
目的:对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40例肋骨骨折患者行常规剂量(a组/机器设定345mA)及三组低剂量(b、c、d组/150mA、50mA、30mA)的薄层CT扫描,比较四组数据的图像质量、诊断能力及病人接受辐射剂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以上的a组100%(40/40)、b组97.5%(39/40)、c组92.5%(37/40)、d组87.5%(35/40).
目的:观察磨玻璃影(GGOs)在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中的价值.方法:本实验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间就诊于医院的85名百草枯中毒患者,在入院第1天测血浆百草枯浓度;在入院第1至10天,每隔3天行一次胸部HRCT.应用PACS系统,对5个层面的GGOs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与血浆百草枯浓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85名患者中,有25名患者死亡,60名患者存活,死亡率为29.4%(25/85
便秘是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结合临床上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中医药干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有较好的作用,且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主要是由年老体虚、气滞血瘀、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造成。临床上,中医药干预应分期论治,重视患者脾胃,恢复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从而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临床用药上可适当选用黄芪、生白术、当归、党参等顾护脾胃之品。
陈治平医生诊治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询问患者既往病史,结合患者脉诊浮弦滑缓;舌瘀苔微腻黄,诊断为高血压,开药方如下:高丽参(另燉)三钱,生地四钱,熟枣仁(打)四钱,萸肉四钱,五味子四钱,白芍四钱,生龙齿(打)八钱,麦冬五钱,牛膝五钱,杜仲四钱,于术四钱。2剂,以水煎服。患者经数次复诊,患者血压185/68mmHg;脉诊:弦缓;舌诊:舌苔微黄舌尖红。精神胃口均好,腰疼好转,能起床活动,步履如恒,常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