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屋面、路面降雨径流水文水质特征研究

来源 :2018第五届中国(国际)水生态安全战略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乡市2015年城区屋面、路面4场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进行采样分析,水质指标包括pH值、SS(颗粒物)、COD(有机物)和DO(无机物).研究结果 表明:①不同场次径流曲线形态与降雨过程线类似,两者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径流曲线滞后于降雨过程线5~20min;②屋面径流系数为0.92~0.98,路面径流系数为0.78~0.82;④径流初期污染严重,径流后期屋面COD、SS浓度分别在25mg/L和30mg/L以下,路面COD、SS浓度分别在203mg/L和458mg/L以下,各指标浓度在径流前期较后期变化较为明显;④屋面、路面径流中各指标标准差率均呈SS>COD>DO>pH值的趋势,这与各自浓度变化过程的指向性一致;⑤径流中COD与SS之间的相关性较好,DO与其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表明在控制径流污染时可采取措施同时去除颗粒物和有机物,而对无机物的协同去除能力会有所降低;⑥径流中各指标浓度变化是由污染物累积排放规律所决定,径流水质受降雨量、降雨强度、下垫面材料、季节和气温等因素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为应对5G系统频谱资源的巨大挑战,寻求高频段传输、提高频谱利用率、推动技术升级等都将是未来的趋势。但就目前我国对5G频谱资源的划分来说,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应对5G挑战最
  分析移动城域网中面向5G承载组网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影响和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城域网分成建设初期和建设中后期,进行5G传输承载组网方案的探讨。
  在5G移动通信时代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文中介绍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5G天线应用的主要技术,并分析天线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基站的天线趋势。
  5G NR的频率和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的赋形特性不同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电磁辐射防护限值的要求不同,大规模天线的电磁辐射特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文中分析5G NR进行电
  高速铁路作为5G网络的一个重要场景备受业内关注,文中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5G网络在高速铁路的无线覆盖方案,并提出相应建设思路。
  通过对一般城区5G 3.5GHz频段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进行校正与分析,验证该模型校正的各场景参数能很好反映3.5GHz频段无线信号在该地区的传播特性,为5G传播模型的校正提供参
  贵州省境内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特征,河道地形特点决定不同河段生态状况受人类影响的强弱程度,故开展流域治理与保护应充分考虑山区河流自然地形与人类活动的适应关系,合理分析
  依据2016年水质监测资料,对黄河三门峡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黄河干流水质为Ⅲ类或Ⅳ类,支流水质均为Ⅴ类或劣Ⅴ类。主要污染物干流为总磷,支流为氨氮、挥发酚、汞和耗氧
  首先阐述电磁波穿透损耗的形成机理与特点,然后通过获取室内外信号强度差值的方法对5G频段进行穿透损耗的测试,进而分析穿透损耗与5G频段频率的变化规律,为后续5G大规模规划
  随看社会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地变化。面临变化的需求,成人教育应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根据成人教育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