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总结

来源 :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经验,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及中医药干预时机。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及抗病毒治疗,总结本病的总体及不同分期疗效情况,分析疗效与并发症、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33.7%,其中早期有效率94.6%;中期有效率65.5%;晚期有效率仅为12.1%:预后与年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及反映肝细胞损伤坏死程度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有关。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率较低,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对并发症及病情分期两个环节采取中药有效干预,辅以积极的血制品支持治疗,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本文指出了肝病治疗中辨证用药取得疗效,临床治疗重舌诊,并且重视中医下法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笔者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概况,并提出肝病患者慎用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W)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
会议
中医学中无肝炎这个病名,有关肝炎的论述分别归属于黄疸、胁痛、郁证、症积等范畴,所以对慢性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证及临床分型,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另外,中医治疗乙
会议
本文介绍了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类型,简述了常见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并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程序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害。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确定治法治则,为制定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客观标准提供框架结构和依据。方法:检索近4年的医学期刊,收集含辨证分型具体病例数
会议
目的:评价比较青蒿素.哌喹(Artequick)和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Artekin)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共103例,随机分组。Artequick组24小时
会议
目的:研究依非韦仑(EFV)的血浆浓度与细胞色素P450 286(CYP28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用HPLC系统测定深圳市东湖医院艾滋病专科门诊68例患者服用EFV后8-12小时的EFV血浆
会议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确诊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有关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
会议
目的:研究2008年深圳市轻型和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实验室发现。 方法:将深圳市东湖医院和儿童医院共145例手足口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124例,重型21例。收
会议
目的:调查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和功能。 材料与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CAH)、无症状HBV携带者(AsC)、乙肝感染恢复者(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