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株洲市变更地籍测量误差最小化策略

来源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23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株洲市于1996年进行大规模的初始地籍测量,并绘制了株洲市市区1:500地籍图。继而开始了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测量一直在摸索中求发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仅对地籍图进行了修测、补测和更新,同时也满足城市建设中土地办证的需要。但株洲市的变更地籍测量还不够完善,从外业测量到制图还没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制度,从而存在少许误差甚至错误现象,笔者从自己实际工作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觉得要减少变更地籍测量误差还需从外业与内业两方面入手。在保证外业测量精度达到《规程》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变更地籍测量制图的特殊性及地籍管理的要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不应该的误差产生,同时,辅以严格的成果检查与验收制度,保证变更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大量的风电并入电网之后,对接入局部区域的电压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系统要求风电场能够对接入局部区域提供电压/无功支撑。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风电接入地区电压/无功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采用组合蓄能方式的独立式风力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电解水制氢与蓄电池相结合的组合蓄能方式能够实现连续稳定自治运行且零排放、无污染。为优化系统的
本文对丹麦、西班牙、美国、印度等国家在风力发电利用上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法律政策、产业规划、经济激励等措施详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各种制度的优缺点及对国家风电发展造
本文简述了中国风电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随后介绍了国内部分企业、科研院所在风电控制领域的进展,并阐述了我国风电制造关键技术
通过搜集苏北沿海已经运行风电场地区或者具备开发条件以及规划进行开发地区的风资源实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对电网影响的相关数据,然后结合江苏电网结构和负荷特性的具体
会议
新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利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一次能源。本文对以上各种能源的贮藏量及可开发量进行了详细统计
江苏沿海为国家规划中的6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透过江苏省沿海地区的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中国未来的“海上三峡”在视野中越发清晰。
1918年,劉仙洲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头等荣誉”毕业文凭。他婉拒河北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月薪150块大洋的礼聘,毅然回到母校育德中学,甘愿拿40块大洋,担任勤工俭学预备班机械教员,李富春、李维汉、刘少奇,都曾经是刘仙洲的门生。  刘仙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北洋大学校长,东北大学、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32年刘仙洲受
期刊
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具备规模化发展能力,世界很多国家重视风电的发展,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风电。到2008年底,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79.1万kW,其中我国为1215.3万kW。我国从2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群的形成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地理的空间数据,环境的优劣数据,甚至人们的出行都与信息密切相关。通过"数字长株潭"的建设,使各类信息对公众、政府各相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