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被动安全设计中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伤害评价技术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e5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部伤害是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交通事故重伤例中约50%以上是头部伤所致.目前汽车被动安全评价采用碰撞假人进行,以头部伤害值(HIC)作为头部伤害评价的唯一指标.然而,假人头部是由一个铸铝头盖骨和一块具有乙烯树脂皮肤的头盖骨盖构成,伤害表现为质心处的HIC值,这与真人头部由皮肤、颅骨、脑组织构成,伤害表现为骨折、组织损伤和出血等生理现象不同;本项目针对目前碰撞假人评估头部伤害的不足,根据头部大脑"水浴"于脊液这一关系,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包含大脑、脑脊液、脑膜间耦合关系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汽车被动安全设计中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其伤害评价技术的研究,从真人(而非假人)的角度阐明头部碰撞伤害的机理,为以假人为主的汽车被动安全评价提供补充.项目成果也可用于军事、航天及法医学的事故鉴定.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的主要装备,海洋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海洋平台结构疲劳损伤呈现多轴随机特性,相对陆上大型结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演化的物理机
与一般承载高压容器不同,自增强超高压结构制造时采用预应力技术,使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残余应力来抵消部分载荷,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本项目以自增强高压结构在火炮炮管的工
过载效应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一些关键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譬如过载影响区内残余应力和过载峰作用机理等.导致过载效应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实验测试手段和分
飞机结构损伤监测是飞机全尺寸疲劳试验和判定服役飞机的结构是否安全、能否延寿及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针对飞机结构损伤特点提出利用智能涂层原位主动监测飞机结构疲劳裂纹
会议
石油化工装备、核电压力容器、制药设备等大型机械结构长期服役时,容易发生失效事故,其失效评价与寿命预测是理论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课题.由于大型机械失效过程表现出跨越微
近十年来,在导电结构缺陷评价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裂纹的检测与形状重构,对阵列探头有较多研究,对旋转探头及多裂纹检测方面也有一些研究,但电磁阵列旋转扫描探头在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主要材料,它的高温服役性能和寿命对发动机整体寿命和经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镍基高温合金之所以具有好的高温性能,和其微观结构及其
会议
汽车零件回收再使用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回收零件再使用前必须进行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等方面的技术评价,但现有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过
会议
"晶界工程"(GBE)是指能够提高材料内部特殊晶界(如CSL晶界等)比例的形变热处理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面心立方金属材料以提升其与晶界相关的各种性能.本项目旨在研究
会议
焊接结构是轨道车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对焊接结构承受动载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疲劳破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对其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