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相当法制化、体系化、规范化。笔者奉派在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期间,有机会对韩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地考察。现将所了解的情况琐记于下,旨在提供一些资料,希望对我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今年5月18日是昆曲《十五贯》晋京演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50周年;又是昆曲在2001年5月18日被授予“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5周年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
一、“物我合一”: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的哲学内核 (一)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 壮族现有人口1700多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入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聚居区位于东经99°57到112°,
会议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然而,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一些地区,田山歌缺少田,灶头画没有了灶,农民画没有农
会议
随着国家一系列法规出台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将在全国展开。在此,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体会,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网络建设
贵州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含了染绘、刺绣、编织、雕刻、陶艺、金属工艺等门类,其特色鲜明,风格突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手工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会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所谓“人类口头的、无形的遗产”(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Humanity),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因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宣布,中国昆曲、印度梵剧等19项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样一来,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
会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悠久的灿烂文化。撒拉族作为我国五十六朵奇葩中的一朵,在同周围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独特性。撤拉族没有自己的书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