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中艾蒿光谱分析与识别研究

来源 :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_2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ASD光谱仪在室外分别测量了油菜、艾蒿在350~2500nm波段范围内的反射率.以各波长点处的反射率或各波长点处的反射率与特殊波长点处的反射率的比值为判别变量,运用SAS统计软件的STEPDISC过程筛选能够区分作物和杂草的变量;判别模型中加入筛选所得变量,利用DISCRIM过程进行判别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峰谷比率和光谱曲线的倾斜程度可用于油菜和艾蒿间的有效识别.以反射率比率为判别变量,以675nm处的反射率为分母时,利用判别变量445nm/675nm,825nm/675nm和1325nm/675nm对油菜和艾蒿的错识率低于5%.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粗裂地钱中的挥发油,相对于传统的水蒸气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能耗低,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0分钟,微波功率
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六种辛凉解表类中药(薄荷、柴胡、葛根、菊花、桑叶、牛蒡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色谱保留指数法辅助定性.在理论上阐述了六种辛
会议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Symmrtry shieldRP18色谱柱(150 mm×4.6mm,5u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25℃,
从中华双扇蕨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通过波谱学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6β-hydroxy-l7-[(Z)-p-cotunaroyl]-ent-kauran-l9-oic acid (1),是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和反
会议
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为萝摩科马利筋属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我们对采自西双版纳的马利筋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观察和测定了13只灰胸竹鸡的消化系统的解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体重分别为227.39g和216.79g,体长分别为237.22mm和230.00mm:腺胃粘膜表面具有40-50枚圆形乳头,肌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目前,计算机视觉和光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文章针对计算机视觉和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作物病害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求获得这些新技术在农作物病害检测
本文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猪肉颜色,对猪肉新鲜度与颜色空间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方法对猪肉新鲜度进行模式识别,并比较模式识别效果,建立一种基于
利用2005-2006年采集的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与SL数据,研究棉花黄萎病冠层光谱特征,分析SL与冠层反射率光谱和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间的定量关系.并建立病情严重度(SL)反演模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