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走过的经方之路--附《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的心得体会》

来源 :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坚提出,方证对应更宜方证病机对应,要谨守经方还宜三类方剂同施,六经辨证的实质是“三分思维”,要让经方重新回归六经辨证体系,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类卵巢整体功能受损的疾病,包括卵巢储备不足以及无排卵。本例患者初期调理以益阴养血、宣肺启肾、健脾益肾为法,间断有月经来潮后,加用补肾阳之品以助排卵,但效果不甚明显,考虑患者脉象细滑,加之既往脾胃功能较差,以及月经行而不止或止不再行等特点,故改用温经汤入厥阴以复肝之疏泄功能同时入阳明以复气机升降而使清升浊降,阳明水谷之海充盈,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突出中医放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显著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卡方检验检测试验的误差及准确性.结论:放血疗法对寻常痤疮治疗效果明显.
我科兹采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及多年经验方"寒痉汤",并辅以"辅汗三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证40例,本课题采用本身前后对照法,通过中医临床证候判定、静息痛及冷感评分、下肢动脉多普勒血流及踝肱比值测定等方面观察微汗法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证的临床疗效,体现以微汗法为主的肢体动脉硬化缺血性疾病中医治疗新思路.
目的:研究观察葛根汤加减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确定其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共51例,遵照随机法的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葛根汤加减)27例,对照组(口服芬必得)24例,1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愈合6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愈合2例,显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2.2%
介绍了赵荣莱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性胃病,胃癌前病变的经验,介绍一例患者,该患者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损失脾胃,致脾胃虚弱,卫外失固,牙卜伤中阳。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补虚,甘草、干姜辛甘化阳,复脾运,助营卫以祛其邪,再加黄连、白英、龙葵、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之品,以防热毒损伤脾胃,是补虚祛邪之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十分常见.如把烧心作为GERD的指标,美国医院正常雇员烧心的情况,每天烧心的为7%,每周烧心的为14%,每月烧心的为15%.孕妇尤为明显,每天有烧心症状的有25%,非孕妇只有7-10%.本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虚夹实和气机逆上。若脾的气阳不足,则胸中阳微,胸阳失展,肺胃之气逆上,胃内容物随之上滞胸膈,刺激膈咽
慢性胃炎(CG)系不同病因引起的胃乱膜的慢性炎性病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上腹部饱张、无规律的隐痛、暖气、胃灼热感、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不适加重等消化不良症状,少数可伴有乏力及体重减轻。本病发病率高居各类胃病之首,起病缓慢,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时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钻膜炎症为治疗目的。Hp感染被认为是导致CG最常见和重要的病因,根除Hp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8例,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及盐酸氨溴索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14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07%,2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
中医可以治疗人体功能状态异常,对功能状态异常的认知,扶正祛邪,调理脏腑气机,平衡阴阳,以治胃气为本,注重调整自身功能。提出方证经验:疾病规律、功能状态、“证”实质所在;用药规律、配伍灵活、“方”本质所在;功能五态、概念求真、“经验”所在。要长期实证、配伍灵活、历经检验、严谨规范。
通过介绍两例患者,患者1,杨XX,男,25岁,1987年2月初诊。2年前因早上外出干活,上午回家后感到皮肤瘙痒,愈抓愈痒,并迅速发生风团。经西医服一些抗过敏类药物痊愈,以后每遇冷而发,皮肤划痕实验阳性,舌质淡红,苔薄,脉迟。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患者2,男,26岁,2008年9月18日初诊。3年前,四肢皮肤起红色皮疹,自觉奇痒,搔抓后流水、结痴,后逐渐加重,多方治疗未愈。近来四肢屈侧突发浸润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