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组织缺损的疗效研究

来源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应用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研究选择患者13名,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其中男性11名,女性2名,平均25.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给予急诊行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4个月(3~10个月),13名患者中,11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结论:应用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h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72个椎体,其中33例38个椎体行过伸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30例34个椎体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栅栏式内固定在治疗尺骨冠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3年5月对28例尺骨冠突骨折(Ⅰ型号8例,Ⅱ型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栅栏式内固定,并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复查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89%)良2例(7%),差1例(4%),优良率为96%.结论:克氏针+钢丝栅栏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NR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s角、Oswestry评分.结果:①疼痛程度:手术后1月、2月、3月、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分别使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60例,良3例,可1例,差2例.所有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4年10月对27例确诊为胸腰椎结核的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ASIA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10例,D级8例,E级5例;脊柱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为19°~85°,平均46°.病变共累及45个椎体,平均累及椎体数1.7个.术后48~72h拔管,术后抗感染治疗3-5天,术后用异烟肼、
目的:评价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早期进行清创,术中安装VSD装置进行闭式冲洗引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7日后拆除VSD装置,根据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细菌培养情况,决定是否直接闭合伤口或更换VSD继续冲洗引流,直至伤口可以闭合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特殊类型锤状指(单纯伸肌腱止点断裂不合并撕脱骨块所致的锤状指)的方法.方法:对32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所致锤状指的患者给予Krakow锁边缝合法治疗,即在远节指骨基底部距离关节面3mm钻横向孔,远侧指间关节用直径1.0mm的克氏针固定过伸位10-15度,带针肌腱编织线一端穿过骨孔,另外一端用血管钳固定防止从骨孔中抽出.然后带针肌腱编织线对肌腱断端行Krakow锁边缝合,然后减掉肌
目的:利用简单有效的方法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并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方法:利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面积(3.0×4.0)cm,供区皮肤均直接缝合.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手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受区外形、功能良好,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目的: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非常常见,修复方法多,使用掌侧旋转皮瓣来修复指端缺损,方法简便,效果良好,故与同道们分享运用体会.方法:通过对36例运用利用创缘近端掌侧带指动脉局部旋转皮瓣来修复指端及指腹的缺损,根据患者的随访,测量DIP及PIP关节活动度,皮瓣触觉、痛觉、温度觉;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对于术后外观功能的满意度作出评价.结果:皮瓣全部成活.DIP及P
目的:探讨改良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手部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面积为1.5cm×1.5cm-1.8cm×2.0cm之间.结果:本组18例,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过再次短缩骨质后伤口愈合,其余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2个月,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感觉及功能均良好.结论:皮瓣切取方便、质地良好,是修复手部指端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