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运动中消费者之角色与使命

来源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消费”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藉由民众消费意识的提高及消费行为的集体行使,而达成环境保护的目标,无论就消费者保护或环境保护而言,都具有指针性意义。本篇论文介绍台湾地区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历程及关键,并尝试从消费者的观点厘清其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负的使命。虽然绿色消费运动在欧美先进国家已行之多年,但对开发中国家而言,不仅消费者保护运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处于以健康及安全为主的初期阶段,更遑论仍处于萌芽阶段的绿色消费运动。有鉴于此,本篇论文提出消费行为中环保新观念的建立为基石,藉由消费者自身环保意识的提升,透过民间消费者保护团体的倡导,再配合政府管理部门所制定生产与消费政策的落实,得以将过去(或现在)资源浪费的消费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省及符合环保的新消费模式。本篇论文亦进一步阐述绿色消费的基本架构与原则,提出达成绿色消费目标的具体行动与策略,并汇整台湾地区推动绿色消费的初步成果。台湾在推动绿色消费的经验对中国大陆消费者保护运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做为未来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文章以天津开发区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为案例,剖析生态学在综合型园区工业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并探讨园区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信息建设、技术服务等措施,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主体—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战略,并在遵守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促进企业之间副产品交换网络的形成,实现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双赢。
生产活动是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流动的前提和基础,产业系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促进物质、能量高效循环和流动的产业生态系统。本文主要讨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内涵特征和实施原则。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环境资源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东日照建设生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背景,首先阐明了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然后分析了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接着重点介绍了日照市培育生态企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模式,最后介绍了日照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
北方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格局。本文针对我国北方草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北方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公平结合,通过建立资源价值计量乃至计入成本、排污收费乃至计量收费、产品负责制乃至最终处理责任三大经济政策,以及三大经济政策的互动效应,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制度架构。本文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对国际上的实践作了简要分析。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占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由于工业的发展,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期,但是在近20年里他们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全球41个空气被微粒物污染的城市中.前15名的城市中有13个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工业生态学是用来评价工业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成形框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工业组成要素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发展确定和分配资源和能源的方
本文运用“公地悲剧”作为概念框架分析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把各国政府在对待气候变化本身和气候变化谈判问题当作一个多人非零和博弈问题。博弈中利益可分为国家利益(各博弈方的利益)和公共利益(或全球利益)。文章分析了二者间的区别和一致性。通过对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世界主要大国的案例分析。认为前两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对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有清晰界定并做了严格的区分和对待。其气候变化政策明显地是使国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借鉴外国经验,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循环经济中;然后阐述了中国在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中,需要社会各部门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地做好保护环境工作,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并对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公平和合理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中有不同的含义——恩格斯。生态社会的公平并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需要能够促进再现和尊重差异性的制度。目前我们所倡导的生态社会建设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建设,以便在尊重社会成员个体差异性存在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社会组织效能,增强社会活力,实现生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衡。本文以南京市生态社会建设为例,进行生态社会公平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现有社会公平性分析,最后提出生态社会公平建
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后现代化时期,从环境管理角度,可持续发展正体现出信息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的特点:以人为本、利用信息手段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正成为各种决策制定的基础。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承担着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在其环境保护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促进公众参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从企业行为分析入手,将公众定义为企业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两类,分析了两种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