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2A和NOS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预测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中美放射肿瘤协会第三届学术会议、2012济南国际放射肿瘤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汉族人群NOS基因中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建立临床实用的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模型。留取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利用标签SNP和常见的SNP位点相结合的策略在NOS2A和NOS3基因中共选择35个SNPs, 通过Sequenom MassArray system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根据患者在放疗中及放疗后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评价并分级(标准为NCI-CTCAE 3.0版),终点指标为≥2级放射性肺损伤。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累积发生率评估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因素、基因型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性进行评价。NOS2A和NOS3基因的单核昔酸多态性可能成为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可靠的预测和决定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热敏点蜂刺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S患者分为蜂刺治疗组和热敏点蜂刺治疗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蜂刺治疗组相比,热敏点蜂
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70例哮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用邵氏“五针法”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加联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结果:试验组临床控制2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②组间比较,试验组
目的:在三家医院观察应用规范化电针方案治疗MGH的疗效,为今后广泛推广该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盲法、平行对照,将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取甲、乙两组主穴,并随中医证型配伍,加用电针。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学》所列穴位。4个疗程后统计分析患者乳痛、全身症状和乳块相关参数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针对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设计了一套艾灸自治互治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和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方法:纳入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膏药贴敷组。两组均给予自治互治培训后,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治疗或互相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从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功能障碍表现、功能障碍指数、红外热图的变化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等6方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艾灸及膏药贴敷两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力竭游泳大鼠肝糖原、肌糖原及血清ghrelin含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天,第21天进行一次力竭游泳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法(EIA)测定血清ghrelin的含量,采用生化法检测肝脏、比目鱼肌糖原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组大鼠肌糖原、肝糖原和血清ghrelin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皮质醇(CORT),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龄SD雄性大鼠28只,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7)、逆灸命门组(n=7)、力竭对照组(n=7)、逆灸命门+力竭组(n=7),分别干预20天后,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血
本研究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Imager OBI)实时采集的患者锥形束CT(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比较热塑体膜与真空垫固定技术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优劣性,了解肺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分布情况,验证放疗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减少摆位误差对肺癌精确放疗时靶区剂量的影响,并为正确设定计划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参考依据。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CNE-2裸小鼠移植瘤中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Ku80、ATM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研究。成功建立CNE-2裸小鼠移植瘤模型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组、模拟调强组、西妥昔单抗组、常规放疗+西妥昔单抗组、模拟调强+西妥昔单抗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Ku80、ATM的转录水平。放疗后Ku80, ATM表达均下调,提示放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放射损伤修复。单纯应用西妥昔单
纳米技术是近年在肿瘤医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而纳米金的高稳定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低毒性,为纳米金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纳米金固有的理化特征及针对黑色素瘤放疗阻抗相关的整合素(αv β 3)信号传导路径。通过纳米金偶联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特异性结合于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3位点并阻断肿瘤细胞放疗阻抗相关的信号通道,调节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相比于高能X线,在高
肺癌居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死亡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多数,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提高肺癌放射敏感性,可增加局部控制率和放疗疗效。肿瘤放射敏感性与细胞调亡、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等有关。MIIP是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增加细胞G2/M期阻滞,而G2/M期是细胞放射敏感期。本研究基因治疗与放射增敏结合起来,以MIIP为靶点,将MIIP转染入不同p53状态肺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