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及对胃排空率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1、分组方法:纳入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合剂,每日1剂,每次150ml,2次/日,餐前30分钟温服;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5mg,3次/日,餐前30分钟温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3、观察指标:两组入组前及治疗结束后均需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生化检查).两组治疗前、后均用不透X线法检查胃排空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及胃排空率变化及安全性检查情况. 研究结果:1.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下同)为65.6%,对照组愈显率为38.7%,两组均能改善FD证候,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愈显率为65.6%、早饱愈显率为53.1%、上腹疼痛愈显率为87.5%、上腹烧灼感愈显率为65.6%、嗳气愈显率为56.3%、纳差愈显率为71.9%;对照组,餐后饱胀不适愈显率为58.1%、早饱愈显率为48.4%、上腹疼痛愈显率为32.3%、上腹烧灼感愈显率为45.2%、嗳气愈显率为22.6%、纳差愈显率为45.2%.经统计分析,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两组间比较,在改善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纳差症状方面,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餐后不适、早饱症状方面,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FD亚型(PDS、EPS)证候疗效比较:PDS型,治疗组愈显率为61.9%,对照组愈显率为47.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PS型,治疗组愈显率为72.7%,对照组愈显率为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两组胃排空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均能改善胃排空,疗效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两组均能改善FD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证候及胃排空率.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纳差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餐后不适、早饱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DS型,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PS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柴胡舒肝合剂治疗FD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急、慢性酒精性肝病(ALD)动物模型.研究CD4+CD25+Foxp3+Treg与小鼠急、慢性ALD的关系及白藜芦醇(Res)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慢性和急性组,慢性组分为Control+olive oil组、Control+四氯化碳(CCL4)组、Alcohol+olive oil组、Alcohol+CCL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组、Alcohol+CC
目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NERD患者发病与心理或精神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NER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身综合治疗对此类疾病的疗效,以进一步深化对NERD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伴情绪障碍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服药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2个组反流症状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和食管粘膜破损.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体现在食管防御机制削弱和酸清除能力的下降上.本文通过介绍对该病的治疗进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唐旭东对该病的经验和相关病案,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用药多以抑酸药为主,质子泵抑制剂(PPI)控制反流症状的疗效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但有研究认为,在4-6周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
背景:中药被广泛的应用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治疗,但对其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的评价.目的:评价中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符合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医学中央志、科学引文索引(SCI)等医学网站平台进行
通过对一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行皮圈结扎术(EVL术),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EVL术后3~20天内时有再出血,皮圈结扎处坏死脱落引起出血是最常见的原因,尽可能应用药物如特利加压素控制出血,此时的内镜干预性治疗风险较大。本例患者的临床处理也很合理。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is a common clinical emergency, 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 is a rare but commonly fatal complication of foreign body.Reports of successfully managed eases are few, with high
目的:探讨耳间放血在消化系统术后胃瘫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消化系统术后胃瘫急性期经针灸治疗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耳针配合体针组(耳体组)25例,选取与手术部位相对应耳穴穴区的充盈毛细血管,选用小号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治疗1次,左右侧交替,先取血管充盈明显的一侧;体针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避开切口酌情选取上脘、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总结王庆其教授宗《内经》、《伤寒》之法,以"反激逆从"立意,用下相反相成药对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举例介绍寒热并投、润燥互用、通涩并用、补泻互寓、动静结合、升降有常之相反相成之法,依据病情,擅用简洁的药对配伍,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1、采用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进一步观察清化饮的临床疗效.2、通过分析健康对照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清化饮治疗前组(治疗前组)、清化饮治疗后组(治疗后组)胃黏膜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差异蛋白质点和清化饮治疗后的差异蛋白质点,为进一步鉴定差异蛋白质点奠定基础,为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致病机制和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属中医的胃痞病范畴,本文从病因病机,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予以阐述,指出胃痞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并坚持治疗,多能痊愈。但胃痞多为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