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比例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振动台试验,重点研究了原型剪力墙结构振型、位移响应、变形性能以及加速度响应等一系列的抗震性能。使用北京波谱WS-Z50精密振动台系统对1/25比例七层剪力墙结构有机玻璃模型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利用模态分析理论对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频谱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同时,从结构时程反应分析了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和放大系数、位移响应、变形性能、层间剪力以及应变分布情况。利用ANSYS进行了模拟动力反应分析,得到结构自振特性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数值解。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以库岸某滑坡抗滑桩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随库水位变化抗滑桩上滑坡推力和剩余抗滑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整理和分析滑坡推力和剩余抗滑力现场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平面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在145m和175m库水位时抗滑桩上滑坡推力和剩余抗滑力分别近似呈梯形分布和三角形分布。②库水位由175m降低到145m时,抗滑桩上滑坡推力也近似呈梯形分布,但剩余抗滑力近似呈倒梯
对于实际工程问题而言,在进行海底管线的铺设施工之前一般需要对路由区的底床稳定性进行评估,同时分析管线铺设后的潜在局部冲刷危害。本文针对以上目的,总结和归纳了可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海床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管线局部冲刷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Fortran和V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专用分析软件SCDUT。最后,结合某工程实际问题,对水流、波浪和波流共同作用下工程海域底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管线铺设
结合福州魁岐1号高速公路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利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于隧道爆破震动引起既有地表古建筑物的基于震动速度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经加固处理的地表古建筑质点峰值震速超过规程规定的安全限度;经过注浆加固处理后,地表古建筑质点峰值震速控制在了规程规定的安全限度以内;将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的峰值震动速度吻合较好,说明数值模拟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带组合楼盖的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即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通过单边螺栓连接的节点。本文进行了4个足尺带组合楼盖的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参数为柱截面类型(方形和圆形)和端板类型(平端板和外伸端板)。分析了此类型组合节点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性能,明确了其滞回曲线特征,获得了其延性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研究表明,带组合楼盖的半刚性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良好
PBL 连接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剪力连接件, 具有很大的抗剪刚度、强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本文参照欧洲规范4,基于深圳南山大桥剪力连接件的尺寸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了6个PBL剪力连接件的推出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研究。试验在 MTS815机器上进行,采用常幅正弦波荷载,加载频率为3Hz,试验应力比R=0.1。试验结束后对试件裂缝的发展,荷载-滑移曲线,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以及应变的特征等做了简要的分析。试验结果
为了探究搅拌速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楔入劈拉法测定混凝土的断裂韧度。在三组试件中,只改变混凝土搅拌速度一种因素,配合比和养护条件完全相同。通过测定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得到混凝土28天和试验时的抗压强度。通过测定尺寸为230mm×200mm×200mm的楔入劈拉试件,计算出混凝土的起裂韧度KIC S和失稳韧度KIC Q。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为1.4 m
相邻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是基于单个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主要考虑相邻结构通过地基土对彼此产生的动力影响。本文借助工程实例,以上海某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为原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单个和相邻高层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在地震作用下两类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的相似和差异之处,探讨相邻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在研究中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收集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数据,讨论了混凝土强度、剪跨比、截面高度和纵筋配筋率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插值函数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提出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美国混凝土结构建筑规范(ACI318-08)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GB50010-2002规范公式和ACI 318-08规范
根据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推导出构件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时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出不同配筋率和不同钢筋和混凝土强度比时我国规范GB50010-2002、美国规范ACI318-08和欧洲规范EN 1992-1-1:2004的构件截面弯矩-轴力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混凝土规范中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法、美国混凝土规范的弯矩增大系数法和欧洲混凝土规范的基于名义刚度及名义曲率法分析考虑二阶效应
目前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仍滞后于工程建设的需求,存在着许多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型钢混凝土在复合受力状态下受扭行为的研究等。我国相关规范《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也并未提出关于型钢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的相关方法和公式。本文根据混凝土及钢材的本构关系,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塑性力学原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