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植物病毒药剂毒氟磷抗病毒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研究和生物化学方法,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K326和TMV为对象,研究新型抗植物病毒药剂——毒氟磷抗植物病毒的作用机制。采用DIGE试验发现毒氟磷处理感染TMV烟草叶片中约40个蛋白质点的表达上调,采用MS质谱对其进行鉴定,发现这些差异蛋白质点与抗病性和抗逆性、光合作用、细胞骨架和能量代谢相关,其中与植物光合作用和抗病抗逆性相关的蛋白质约占发现总的差异蛋白的35%和19%;通过蛋白的功能分析发现毒氟磷诱导差异蛋白与诱导植物SAR相关;采用半定量PCR、Real-time PCR和SDS-PAGE技术发现毒氟磷可诱导烟草PR-1a等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采用酶生物化学试验发现毒氟磷可诱导烟草SOD、PAL和POD等防御酶等防御酶在一定时间内酶活性增加,可提高烟草叶绿素含量。这些试验结果提示毒氟磷通过激活烟草SA信号通路,提高SAR水平,增加植保素分子含量和提高烟草防御酶活性以发挥抗病毒活性。采用叶片总蛋白提取及SDS-PAGE技术证实毒氟磷可提高烟草Rubisco大小亚基含量,以矫正由感染TMV造成的Rubisco大小亚基不正常表达、Rubisco功能降低的现象。
其他文献
利用细菌磁颗粒对植物病毒颗粒的吸附作用,从抽提溶液中分离出病毒粒子,提取南瓜花叶病毒RNA。根据南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南瓜花叶病毒的BMPs-real-time fluorescent RT-PCR检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MPs-real-time fluorescent RT-PCR技术检测南瓜花叶病毒的灵敏度与利用Trizol试剂提取R
根据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不同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P)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并与纳米磁珠(MNP)提取植物病毒RNA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MNP 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MNP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灵敏度比传统RT-PCR高约1000倍,比MNP RT-PCR高约100倍,比传统Real-time RT-PCR
利用RT-PCR从采自青岛市表现斑驳症状的花生样品(QD5和QD6)中检测到了花生斑驳病毒(Peanut mottle virus,PeMoV),克隆了其基因组3-端892bp的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两个分离物的cp基因均为837bp,编码278个氨基酸,其中与蚜虫传毒相关的基序为DAA.QD5和QD6 cp基因与其他株系的核苷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5.3%~99.2%和95.6%~
双生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DNA病毒,根据介体传播、寄主范围和基因组结构可分为4个属,其中最具经济重要性的双生病毒大多属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全部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播,因而也称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es,WTGs)。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在我国,由该病原菌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首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多数真菌病毒对寄主的生命活动没有显著影响,但有些真菌弱毒病毒可以导致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力衰退、生长缓慢和菌落形态异常等。与致病力衰退相关的真菌病毒具有重要的生防潜能,其中引起寄生隐球内座壳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致病
植物小RNA是一类长度在20~24 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RNA水平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来调控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因子。植物小RNA不仅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生物或非生物胁迫,还参与植物甲基化、DNA复制和修复、泛素降解、激素合成等多种调控途径。本文介绍植物内源小RNA的种类及其介导的多种基因沉默途径,阐述了RNA沉默途径中的主要效应蛋白及复合物的组成和功能,并重点介
本研究采用半叶法测定化合物GU188在药剂质量浓度为500 mg/L下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活体治疗、保护及钝化活性,检测经化合物GU188诱导后烟叶中抗性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及采用基于拟南芥基因组的寡聚核苷酸芯片对GU188所诱导的烟草叶片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化合物GU188具有较高的抗TMV活性,化合物GU188处理可导致接种TMV烟
RNA干扰是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对外源遗传因子的特异性和高效率的降解机制,是由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同源靶序列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它是生物抵抗异常DNA的一种保护机制,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基因表达调控的角色。本文主要综述了RNA干扰的发现、特点、作用机制、在植物抗病性方面中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用一定浓度的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处理水稻,对其体内防御酶POD、PPO、PAL和SOD活性有一定诱导作用。用稀释1000倍的毒素处理抗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Jasmine85(抗)和Lemont(感),对其体内防御酶活性基本无影响;当毒素稀释100倍时,4种防御酶活性最高;继续提高毒素浓度时,由于高浓度毒素的毒害作用,防御酶活性又有所下降。用稀释100倍的毒素处理水稻
丝黑穗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分子育种已经成为玉米抗病育种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玉米丝黑穗病菌分子鉴定,抗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