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胶质瘢痕的形成

来源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胶质瘢痕的形成;方法:采用GFAP::GFP转基因小鼠,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胶质瘢痕的形成;方法:采用GFAP::GFP转基因小鼠,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胶质瘢痕的形成.结果:损伤早期脊髓损伤中心星形胶质细胞死亡,邻近损伤区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迁移至损伤中心形成胶质瘢痕;结论:GFAP::GFP转基因小鼠可作为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变化的工具鼠,脊髓损伤后远端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迁移到达损伤中心参与形成胶质瘢痕.
其他文献
系统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认知、语言、运动、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虽然青年卒中患者回归社会需求更为迫切,但目前关于青年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项目、强度及预后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电针对MCAO 大鼠EphrinB2/EphB2 信号通路上突触重塑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针刺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12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位组(n=30);各组又分为术后3d,14d 及21d 三个亚组(n=10)。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在颅脑损伤偏瘫患者早期手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40 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扎。
目的:观察HIV 阳性患者行脊柱手术后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我院治疗的40 例HIV 阳性脊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手术6 例,胸椎手术9 例,腰椎手术25 例;脊柱退行性疾病12 例,脊柱创伤28 例;微创手术7 例,非微创手术33 例。
目的:探讨腰椎布氏菌性脊椎炎病变椎间盘不同时期的影像及病理变化特点,并进行初步的对比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1 月-2015 年3 月,88 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布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男性72 例,女性16 例,年龄40-68 岁,平均52.6 岁,76 例行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2例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术,术前收集X 线、CT 及MRI 等影像资料,术中收集病
目的:探讨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高度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了 2012 年3 月-2014 年8 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患者共计82 例。
目的 探讨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功能转归及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2010 年01 月至2015 年05 月期间于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5 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脊髓压迫症(SCC)组和非脊髓压迫症(NSCC)组。
目的:预期生存期可以指导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已经有一些脊柱转移瘤生存期评分系统运用于临床,最为常用的是2001 年Tomita 评分系统和2005年修订版Tokuhashi 评分系统,但是这些评分系统均为10 年前提出,没有考虑像吉非替尼等一些新兴靶向治疗对患者生存期的改善。本论文探讨并建立新型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探讨后路有限减压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 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2007 年9 月至2009 年6 月,46 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 植入术,其中接受单节段Coflex 手术患者34 例,Topping-off 手术(单节段融合+上位邻近节段Coflex 植入)患者12 例。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治疗策略,分析癫痫持续状态重症病人的急诊处理措施,提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病人急性期后手术时机的选择.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病因、治疗措施及预后,比较不同类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治疗措施及疗效.研究证明癫痫持续状态是常见的神经重症之一,绝大部分病人可通过及时有效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