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钛合金个性化骨盆假体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vanc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价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右侧髂骨巨大软骨肉瘤患者,行半骨盆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术前行CT和MRI检查,利用三维图像融合技术判断髂骨周围肿瘤侵袭范围,确定外科边缘及截骨平面,根据截骨后骨盆缺损范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设计并定制个性化钛合金骨盆假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Tri-lock生物短柄假体在年轻患者DorrC型烟囱状髓腔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对17例(19髋)年轻患者烟囱状股骨髓腔采用圆锥形生物翻修柄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男10例(12髋),女7例(7髋);年龄20~32岁,平均25.2岁.类风湿髋关节炎8例9髋;强直性脊柱炎7例8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2髋,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MetaphysealLockingCompressionPlate,MLCP)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对63例肱骨干下段骨折,其中治疗组采用后正中入路MLCP固定3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入路LCP固定28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切口感染或骨髓炎,桡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及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高位骶骨肿瘤精确切除与个性化功能重建,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及较好的前景.方法:2008年6月-2014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VIP病区收治的7例骶骨肿瘤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为20-50岁,平均31.5岁,病理诊断:骨肉瘤2例(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骶骨间叶性软骨肉瘤(Ⅱ期),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ⅡB期),骨巨细胞瘤2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寰枢椎损伤所致高位颈髓压迫综合征的病例,建立其手术治疗的预后模型并评价其预后。方法分析我科自2005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8位寰枢椎损伤所致高位颈髓压迫综合征患者的资料,以术后3个月的mJOA评分≥16分为阈值,收集手术时的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其他脊柱或神经系统疾病、入院时的mJOA评分、出现首发症状或体检初诊至手术治疗的时间、MRI平扫时T2WI中寰枢椎水
目的:探讨预防髋外展肌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康复护理。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存在髋关节外展肌功能障碍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常规康复护理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同类病例进行评估后在术前、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的3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脱位发生率及肌力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结合自体骨软骨碎屑样团块移植修复兔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构建兔双侧膝关节股骨负重区内侧软骨全层缺损模型,心脏采血制备自体PRP,对照组一侧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在另一侧软骨缺损区植入自体PRP并在表面填盖碎屑样骨软骨团块。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取材,观察软骨修复情况,用压敏片测试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面接触面积及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影像学异常表现是否可预测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损伤,为PLC的损伤提供间接影像学参考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急性TLBF患者,严格限制排除及纳入标准后,共纳入56例患者。利用我院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对患者的X光片、CT横断面及CT三维重建的正中矢状位进行测量并计算以下影像学参数:椎体高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17例腘窝囊肿患者。男性:6例,女性:11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联合切除腘窝囊肿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囊肿分级:Ⅱ级5例,Ⅲ级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MRI及腘窝彩超检查,以观察膝关节内合并症及囊肿与腘窝周围组织关系。术前术后均用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椎板切除、C4~6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保留C7椎板并行椎板下潜行减压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目的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初步探讨在肩关节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5月18日~8月19日9例患者的肩关节薄层CT扫描数据,在Mimics15.0中进行三维建模,把重建出来的模型导入GeomagicStudio和GeomagicSpark进行反求及正向设计,经3D打印制作出经皮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