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功率系统中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研究

来源 :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绿色能源储能器件的超级电容器近年来在脉冲功率系统等领域有着长足的发展。脉冲功率系统设计指标之一是电源的储能密度,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单元工作电压是增大储能密度最好方式。本文研制了由钽电解电容器阳极和超级电容器阴极组成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讨论了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根据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物理结构,建立了其模型,并分析了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和多孔电极的电场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了电压与电容量的关系,提出了改善其电场分布和改善其工作电压的措施,最后对所研制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单元工作电压可以达到IOOV以上,储能可以达到3k.1,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用于脉冲功率系统可以得到更高的储能密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两种标准,以评估电力变压器的状况:状况等级和故障风险。电力变压器被归类为以下四个状况等级:"不老化,不耗损","老化","耗损(不明显)"和"耗损(明显)"。在等级之间引入维护和维修顺序。在这些等级中,使用故障风险来定义维护和维修的顺序。电力变压器的故障风险是指产品的重要性(电网和电力变压器的断电影响)和耗损。为确定一台电力变压器的耗损,人们需要鉴定变压器的部件,即通过检验鉴定(通过结构
层叠型增强轨道炮两对导轨上下布置,各带一个电枢,它们一起推动一枚弹丸;平面型增强轨道炮两对导轨水平布置,内层导轨中的一个电枢推动一枚弹丸,外层导轨仅作磁场增强。两种类型轨道炮由于导轨之间互感的存在,对发射性能都有增强的作用。本文通过使用三维涡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这两种轨道炮总的电感梯度(自感梯度+互感梯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其与电枢的运动位置有关,尤其是在导轨端部附近表现更加明显。将该计
驱动电机的一般工作方式为恒转矩起动,达到额定功率后转为恒功率运行。同样功率的电机,如果额定转速不同,则对应的额定转矩不同。转矩曲线不同,动力特性不同。本文从动力学角度,对车辆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并选定一车型,设驱动系统速比不变,给定额定功率的电机,比较不同额定转速电机对电动汽车动力特性的影响。
利用双辉光放电技术以氢气为溅射/放电气体,钨为溅射靶,在铜表面沉积钨-钨镀层的晶体结构采用XRD来表征,w/Cu薄膜的截面由金相显微镜观察,表面和截面形貌通过SEM表征。此外,对不同温度卞制备的w,Cu薄膜的耐磨性、抗电化学腐蚀能力,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温度对薄膜制备和性能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w,Cu中的w膜厚增加,且表面形貌更加致密平滑;薄膜的摩擦磨损,抗电化学腐蚀、硬度等性能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无轴承电机,分析了转子位移偏心对其磁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及转子偏心量的无轴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与传统的无轴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相比,通过对单绕组多相无轴承电机的全数学模型的分析,将转子偏心位移量及悬浮平面电流量反馈至转子速度与位置的辨识环节中,通过计算转子磁链夹角提取转子速度与位置信息,有效的提高了辨识精度。针对反电势纯积分会引起直流偏置与零点漂移的问题,文中采
运用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拍摄电器电弧图像,研究电弧的运动特性,可以改善电器的触头结构,提高电器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Canny算法进行改进,并结合开关电器的实际几何结构,对开关电弧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同时采用局部直方图的图像增强算法对电弧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仿真结果表明,电器开关电弧特征得到了保留,同时电器动、静触头弱特征也得到合理增强,为改善开关电器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的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多级感应线圈炮是线圈炮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认为感应线圈炮适合发射大质量。低速物体,并已经获得理论与实验数据的验证,对线圈炮高速发射问题研究较少,有必要研究多级感应线圈炮的高速发射问题。在假定效率和速度增量的前提下,利用解析算法,估算多级感应线圈炮速度是能够达到2000m/s;利用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多级感应线圈炮模型,调节相应参数,计算出口速度。计算结果表明:160级线圈炮,31.1MJ
多级感应线圈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触发时机是影响电磁发射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电枢的加速,其在驱动线圈内的加速时问减小,如果触发时刻选择不当,发射效率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仿真分析表明,每一级驱动线圈都存在最佳触发位置,而且随着电枢速度的提高,驱动线圈最佳触发位置不断提前。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插值,得到了不同电枢注入速度下的最佳触发位置数据表,并基于硬件测速和软件廷时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多级感应线圈发射过程中
电磁轨道发射器通过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推动在导轨间自由滑动的电枢进行高速度发射。由于电枢高速度运动,在大电流驱动、摩擦生热和电流加热的作用下,电枢与导轨之间的滑动电接触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发射器的寿命和效率。高频连续发射时,由于驱动电流大小发生变化而引起电磁力变化以及热管理所引起的轨道温度升高,对滑动电接触性能的影响就更为严重。本文对两颗重约为5g的电枢,在同步放电条件下,速度分别为85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电磁炮发射过程中弹丸在外弹道的飞行状态。弹丸的发射初始状态不同,以及在外弹道受到空气阻力、重力等因素,都会对其在外弹道的飞行姿态和速度产生影响。利用图像视觉技术对弹丸在运动过程中的飞行姿态进行研究。采用meanshift图像分割方法对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来获得比较精确的外弹道数据。研究结果对修正电磁轨道炮发射性能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