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鱼鳞病的一点体会

来源 :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鳞病按中医理论,病根在肾,病本在脾,病标在肺。其中肾,脾二脏多为虚,治宜滋补温润,肺脏多实少虚,宜宣散畅达调理。西医按保湿润燥,以外用药为主,配以口服调节表皮角化的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 根据1例种痘样水疱病样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伴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水平。结果 患者16岁发病,皮损出现在暴露部位,反复发作,伴有发热,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组织病理示真皮附件周围伴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见破坏,淋巴细胞小团聚集,偶见核分裂像,细胞核大部呈扭曲状。免疫组化CD 3(+)、CD 45RO(+),CD20(-),CD79a(-),CD56(
会议
目的 为了解优可洛对尖锐湿疣皮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优可洛治疗前后17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皮损局部的Mcm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治疗前后表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优可洛治疗后Mcm2的表达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 =-3.623a,P<0.01),Caspase-3的表达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
会议
目的 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黑素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探讨黄芩素(BE)对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极其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黑素细胞Bcl-2、Bax、cleaved caspase-3、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H2O2对黑素细胞的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受到抑
会议
目的 探讨面部刮痧、面膜、中药珍僵汤结合治疗黄褐斑疗效.方法 181例随机分为两纽,治疗组100例采用面部刮痧、面膜、中药珍僵汤,对照组81例采用润伊容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经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0%,对照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满意;疗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疗程短.结论 面部
会议
目的 探讨重症银屑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6例重症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56例患者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消毒隔离、高热护理等系列治疗和健康宣教,明显矫正了患者情绪,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疗程,促进了康复。
会议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草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及其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间均从建库
会议
报告1例皮疹为首发症状的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男,73岁。双下肢、后背红斑丘疹伴痒5年,泛发全身2年余。皮肤科检查:头面部、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红斑,稍隆起,局部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沉着,其间可见少量正常皮肤。淋巴结病理检查:病变符合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会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已成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的特色之一。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很好。首先,患儿的母亲必须忌刺激性食物。其次,嘱咐患儿家长给婴儿创造减少刺激的环境,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擦洗和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及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浴液等理化刺激。
会议
重镇药物主要指金石和介壳类药物,其质沉降下行,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镇静安神、纳气归肾等作用,笔者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广泛用于病毒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皮肤病等多类皮肤病,与中医辨病辩证相合而组方配伍,疗效较好,就其临床应用体会,择其要者,简述如下,期与同道共榷。
会议
目的 观察用克林霉素凝胶加布替奈芬乳膏外搽、及加口服异维A酸胶囊后对混合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是对100例混合型痤疮患者由患者同意配合治疗分为A,B两组,A为三种药物配合的治疗组,B是以克林霉素凝胶加布替奈芬乳膏外用为对照组.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完成后判断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94%,B组总有效率78%.结论 是三种药物配合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