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基炭纳米球及空心球的制备

来源 :第十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出聚丙烯腈(PAN)聚合物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丙烯腈核壳聚合物微球,及对PMMA/PAN 核壳聚合物微球进行溶剂萃取制得空心PAN聚合物微球,分别以此为碳前驱体,进行氧化炭化制得PAN基炭纳米球及炭纳米空心球,所制球体直径在100-250nm 之间,分散性好,同批样品直径分布均匀。
其他文献
本文中在室温下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种二氧化锰(MnO2)和炭黑(CB)的三维纳米复合结构。导电CB本身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为MnO2的沉积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且颗粒间的三维无序堆积构成了很好的电子传输网络,可加速电化学反应的速度。实验结果显示纳米线状的MnO2均匀地生长在CB表面,用做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得到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经过循环伏安测试,得到的曲线呈矩形且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在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结合树脂浸渍炭化工艺制备了多晶硅氢化炉用炭/ 炭发热体材料,并在多晶硅氢化炉实际环境下进行试用。对试用后的炭/ 炭发热体材料进行了SEM、XRD、EDS分析,并结合热力学数据进行了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炭/ 发热体材料在SiCl4和H2气氛下,中间相气体SiH2Cl2和反应产物SiH3Cl与炭/ 炭发热体材料的基体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碳化硅晶体呈棱状方式相互交叠在一
选用与碳泡沫前驱体成分相近的硼改性酚醛树脂、2130酚醛树脂和耐高温无机胶C2作中间层,连接C/C复合材料与空心微球碳泡沫,制备了C/C- 碳泡沫组合材料;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热常数测定仪对组合材料连接界面的微观形貌、剪切强度和热导率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中间层对C/C-碳泡沫组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及连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硼改性酚醛树脂作中间层的C/C- 碳泡沫
本文采用炭基体单丝直接通电加热的冷壁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以无水乙醇为前驱体,在大直径沥青基炭单丝表面沉积热解碳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技术表征了热解碳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并计算了涂层轴向表面的晶粒尺寸。结果表明,随沉积温度升高,由于乙醇热解活化自由能变小,热解碳微观结构变得有序,晶粒尺寸变大。而随着乙醇流量的增加,基体表面的反应物种浓度提高,使晶粒尺寸有变小趋势。一定工艺条件下制备
本文利用液相前驱体热梯度CVI工艺制备出炭/ 炭(C/C)复合材料试样,采用XRD、PLM 等手段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预制体种类、高温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C 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随高温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针刺毡纤维束内热解炭为RL 组织。随着热处理温度由2100℃升高至2500℃,炭毡增强C/C 试样弯曲强度由47.8MPa 降低至38.
C/C 复合材料一般应用于高温燃气冲刷条件下,因此要求制备的抗氧化涂层体系不仅要在静态空气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其还必须能承受住高温燃气气流冲刷作用。本文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出MoSi2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涂层微观形貌,1600℃下考核了涂层的高温燃气抗冲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oSi2涂层表面致密,与SiC过渡层结合良好,界面处无明显裂纹出现;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冲刷性能,
以乙烯为气态前驱体,2D针刺炭毡为预制体,在负压条件下,沉积温度为950~1200℃,采用等温CVI工艺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温度对复合材料密度分布及热解炭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制体内外密度较为均匀,较低温度下沉积得到多种混合织构的热解炭,较高温度下得到纯高织构热解炭。依据 particle-filler模型,其原因可解释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中间体中芳香烃比例增大,直至其与小
在自制高温炉中直接加热炭/炭复合材料发热体,采用凯尔文双臂电桥法和伏安法测试其电阻,测量温度范围为室温至1250℃,并确定其在高温区域内(400℃~1250℃)的电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炭/炭发热体高温电阻率受试样密度影响,总体趋势为随着密度的升高,高温电阻率降低,随着试样中热解炭比例增大,高温电阻率降低。炭/炭发热体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为线性元件。由于测试系统存在接触电阻,采用伏安法测试炭/炭发
本文提出一种多元醇法敞开体系下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非晶态纳米碳颗粒的新方法。以三甘醇作为高沸点溶剂溶解溴化铵,将溶解有二茂铁的无水乙醇在200℃有氧气氛下滴入三甘醇中,利用溴化铵与二茂铁在溶剂中反应制备尺寸均匀的纳米碳颗粒。通过X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纳米碳颗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颗粒近似为等轴状,尺寸分布在30~
采用ChaomaA320 炭刹车盘进行了地面台架动力矩试验及装机应用。实测了炭刹车盘的磨损率及使用寿命,并与装机应用的法国Sepcarb RⅢORA320 炭刹车盘的平均使用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刹车能量、炭盘温度、环境条件及飞行员操作习惯等对炭刹车盘材料磨损率的主要影响,以及钢夹/ 铆钉配件技术、防氧化涂层状态对炭刹车盘使用寿命的制约。结果表明,ChaomaA320 炭刹车盘的实际使用寿命可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