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直肠系膜切除与局部灌注化疗在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

来源 :第四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9普通外科热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局部灌注化疗加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我院193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应用髂内动脉置泵化疗;对照组95例,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行全身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3,5年生存率。 结果: 术后1年,3年,5年局部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0,2.5%(2/81),3.8%(3/79),而对照组分别为1.1%(1/95),3.8%(3/79),8.8%(6/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3年,5年远处转移率,治疗组分别为1%(1/98),6.2%(5/81),12.7%(10/79),而对照组分别为2.1%(2/95),7.6%(6/79),19.1%(13/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一年生存率均为100%,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5%(64/81),对照组为68%(45/79);5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2%(58/81),对照组为53%(36/68),(p值均小于0.05). 结论: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全直肠系膜切除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手术的手术根治率和术后的排便状况。 方法: 对确诊低位直肠癌接受保肛手术(56例)和传统Miles手术(82例)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会议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重症急性胰腺
会议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 对收治的35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中施行TME,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
节瓜,冬瓜的一个变种,属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南部地区,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和类型丰富.本文简要介绍节瓜的品种类型、品种选育概况和我国近年主产
(1)生姜———治疗膝关节炎把生姜洗净切成片 ,倒进点醋顶菜食用。每次食量以少于5g 为佳。连续3个月即见效。注意 :①对关节要注意保暖 ;②坚持每天吃生姜。(2)盐水———治愈脚气取2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单发,其中女11例,男1例;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颈1例,胰体尾部5例;肿瘤呈圆形、类圆形,部分分叶状,呈囊实性;7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2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
目的: 探讨成人术后肠粘连气腹造影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45例术后慢性腹痛,或有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的术后肠粘连待诊患者,采用腹腔穿刺置管注气造影后CT
会议
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国家悄然兴起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即快速康复外科(FTS),指的是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方法,减少或阻断围手术期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手术并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和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以及对手术方案选择的意义。
会议
目的: 观察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后患者70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9组35例。治疗组于术后6h采用强化功能锻炼和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