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性髂骨炎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

来源 :焦树德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暨焦树德学术经验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致密性铭骨炎与其他疾病常常被相互误诊,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通过对具体病例的分析,探讨了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骼骨炎二者发病机制的异同,并指出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预后都存在差异性,所以临床医生应尽早对疾病作出鉴别,根据病情及早治疗。
其他文献
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了一组107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骨密度,与健康对照组681例进行对照研究,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并研究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本组AS病人的骨密度与ESR/CRP显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中医证候的肾督亏虚和感受邪气的关系相符。从中医辨证和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普遍存在肾督亏虚,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湿热伤肾证的肾督亏虚程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础治疗对照35例和基础治疗加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70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记录分析关节疼痛、平均握力、晨僵时间、疾病活动DAS28评分、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观察期DMARDs药物改变情况等,进行依从性评价.结果:鹿瓜多肽注射液与治疗前比较,关节疼痛、平均握力、晨僵时间改善显著;鹿瓜多肽注射液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关节疼痛显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法治疗2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患者总体评价(PGA)、脊柱炎症、脊柱痛、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强督法治疗后患者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A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前瞻性研究,共入选25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予补肾强督方治疗,每日l剂早晚分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如下疗效指标:BAS-G、BASDAI、BASFI、全身痛Likert四级评分、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ESR、CRP.
笔者通过跟随中日友好医院阎小萍教授学习中医辨治风湿性疾病,指出在临床治疗风湿性疾病中应多阅读钻研经典,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师在使用中医辨治疾病的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时刻牢记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思想,治疗该疾病要时刻固护脾胃,临床中避免口服有毒性的中草药,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并指出功能体育锻炼在临床洽疗中也很重要。
阎小萍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督寒、瘀血阻络,并提出以补肾强督、活血通络为主,辅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等治疗方法,本文论述了阎小萍教授运用“补肾强督、活血通络法”治疗大偻的遣方用药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系由肾督亏虚、阳气不足为其内因,风寒湿热之邪深侵为其外因,内外和邪所致,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因此,在治疗上,施以补肾壮督、化瘀通络法,组成由金狗脊、熟地、桂枝、川断、羌活、骨碎补等药物配伍而成的补肾壮督方。诸药合之,共达补肾壮督、化瘀通络、祛寒止痛之功。经过长期临床应用,体会到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确有较好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风湿性疾病包括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等,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领域仍属疑难重症.西医在治疗上多采用非甾体类镇痛药、慢作用抗风湿药、激素类药物等,部分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反应、肝肾功损害、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阎小萍教授深谙辨证论治,在临床诊治风湿病的过程中,以补肾壮骨法为主,辅以祛寒化湿散风、祛瘀通络,使肾气旺、精血足、髓生骨健、关节筋脉得以濡养,取得
阎小萍教授多年来采用“五连环”法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五连环”法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结合,主要内容包括:中药为主、中西合璧、合理饮食、健康教育、体育医疗.它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机结合、整体协同、优势互补,贯穿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始终,共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药,即双药(少数为三味药以上)配用,是中药学特有的一种配伍形式,既可增强疗效,又可扩大治疗范围,消减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论述了阎小萍教授在长期诊治大 (lǚ)中,注重补肾壮骨、贯穿活血通络、巧施动静结合、强调循经辨证、谨遵标本兼顾、不忘调和营卫等方面灵活运用对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