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跨478km EX2000和ULL混合光纤ULH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单跨无中继的EX2000和ULL混合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测试系统信号速率2.5 Gb/s,采用NRZ码型和超强FEC技术首次成功地在EX2000和ULL混合光纤系统中传输478 km的2.5 Gb/s信号,系统连续24 h无误码一试验成果为混合光纤传输的ULH系统的性能、指标、参数、标准等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大规模推进城域网通信建设,以及输电、输气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敷设通信光缆用的地下管道及槽道路由资源逐渐稀缺,单模光纤涂层直径由常规245μm下降到小尺寸200μm的需求应运而生.本文重点介绍小尺寸光纤的制备过程,通过改造拉丝设备和调整拉丝工艺条件、能够生产出涂层直径稳定的小尺寸光纤.对小尺寸光纤与常规单模光纤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和成缆试验对比,未有明显变化,可满足ITU-T 6.652光纤标
面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应用背景,提出采用无线Mesh网、无线网桥、RoF作为监测数据本地网络段接人回传的技术手段,并对它们的概念、技术特点、参数、各自优势及应用场合进行了分析,以及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章以安徽电力通信专网基础,分析安徽通信骨干网现状和业务发展趋势,论证了光传送网在通信专网的应用前景.介绍和分析了OTN在安徽电力通信骨干网中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对其他通信专网,特别是电力通信专网中的OTN规划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简要介绍了OTN技术的特点,以及在电力通信网迅速发展的趋势下组建OTN网络的必要性.并针对安徽电力通信网的现状,从业务需求、组网模式、设备选型、网络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了OTN组网分析,并对安徽电力OTN网络建设方一案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电力IP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传统电力骨干通信网正朝着大容量、多粒度、超高速的智能光网络的方向加速演进.文章在分析当前省级电力骨干通信网现状及业务接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OTN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省级电力骨干OTN通信网络规划.
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电力光纤无法覆盖到每一个智能配电网终端特别是仅需要“两遥“信息采集的终端,普遍采用公网GPRS无线作为采集手段,但公网GPRS无线通信以保障语音通信为主,在城市密集区的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无法有一效保障,年度运行费用较高文章基于山东电力开展基于ZigBee技术的配电网无线通信试点工作,阐述验证了ZigBee技术在智能配电网通信中的应用,对丰富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配网自动化是配电网发展的趋势,配网通信因此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文章从配网通信业务需求、配网通信方式两方面切入,对如何构建配电网通信架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配网通信应根据配电网资源状况,针对不同的区域定位来构建的总体思路.
要实现配网自动化,首先会面临通信技术的选择和光缆的规划.电力通信网络的接人网和运营商的接入网在拓扑上不同,在逐步实施过程中,配网的分布点常常会随建设计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通信网拓扑发生变化,造成前期规划和后期扩展实施的矛盾因此选择何种技术,如何规划光缆网络拓扑,能使光缆建设投人更少,更适应长期的渐进式发展以及规划外的变化,这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给出分析,提出在有
EPON由于具有扩展性高、支持多种业务承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终端通信接人网中。文章结合电力终端通信接人网承载业务的特点,从信息、安全风险、系统可靠性风险和管理风险3个方面阐述EPON组网存在的安全威胁针对电力终端通信接人网安全需求,对EPON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电力通信网EPON的安全防护措施对QoS的影响,为电力通信网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电网数字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需要通过光缆传递,光缆运行可靠性已成为影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电力光缆运行评价指标单一,只有关注结果的光缆运行率指标,缺少过程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光缆的综合可靠性文章尝试构建一种基于全过程统计数据的电力光缆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权法评价光缆可靠性,使光缆的可靠性评价更客观、真实,对开展电力光缆可靠性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