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两次夏季强降水成因对比分析

来源 :2012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以及卫星反演资料等,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热力和动力条件等角度,对2011年6月23日和7月24日两次北京午后强降水(以下分别简称"06.23"和"07.24"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具有较好的大尺度动力条件、低空水汽供应和不稳定能量储备,并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活动和湿急流具有密切关系.不同点主要表现在:"06.23"大暴雨过程中地面中尺度切变线上发展出中尺度对流涡旋,这可能是此次暴雨过程中出现瞬时强降水的重要的动力因素;"06.23"暴雨的低空存在两条水汽通道,而"07.24"暴雨只有一条水汽通道;另外,"06.23"暴雨的湿急流更为深厚,湿斜压性更强.
其他文献
对广州2011年10月13-14日早晨出现的一次秋季大暴雨过程从天气尺度及中尺度角度分析发现,天气尺度系统的合理配置及相互作用,为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925h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测量了800名高三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 学业成就状况.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与心理资本各维度、 学业成就呈显著
  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Lanczos滤波等方法探讨了近48年广东省前汛期暴雨的变化及与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
会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16-19日渭河流域致洪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致洪暴雨,高空为“两槽一脊”形势,低涡切变
本文利用NCEP1°×1°格点资料对北京623暴雨过程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就卫星、自动站、风廓线等探测资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500hPa高空槽、70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培养个体在小学成长阶段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标体系下,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也更加强调数学教育中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在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
  利用高分辨率的加密自动站资料、FY2D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6h一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6月18日和2011年7月18日江苏地区分别在梅雨期开始
会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3-14日重庆地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及2个不同落区的降水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暴雨由西南涡
写作一直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都觉得作文很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注重作文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the difficu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