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勒大坝渗流量监测及抗渗稳定性研究

来源 :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冶勒大坝2005~2008年渗流量监测资料统计,以传统方式定性分析渗流量与各环境物理量之间的影响变化关系,初步了解冶勒大坝渗流量主要受上游库水位变化的影响,随库水位上升而不断增大,渗流量与库水位呈正相关;另外,渗流量还与降雨、温度、时效等有关,但受上述因子影响波动不大。为进一步准确掌握渗流发展变化趋势和综合性态,文中还以水位、降雨、温度和时效等作为影响因子,以此建立统计回归分析预报方程,定量计算各影响因子对渗流量的影响效应,对保障大坝安全运行起到突出的作用。回归分析表明,库水位是渗流量的第一影响因子,其次是降雨、温度、时效等影响因子。大坝坝基和绕渗的总渗流量观测值与回归分析计算值基本吻合,变化趋势一致。各种分析结果均表明:冶勒大坝渗流量主要受库水位变化的影响,同时,还与降雨、温度、时效等因素有关,但影响较小。冶勒大坝总渗流量虽大,但渗流综合性态总体良好,实测渗流量均在统计回归分析预测及设计渗控指标(500L/s)范围内,对大坝安全运行不会造成影响。
其他文献
提出了以红土镍矿为原料制备SiO2、MgO和NiO的新工艺,打通了工艺流程,优化了工艺条件.通过成分分析、XRD分析以及SEM分析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本工艺实现了红土镍矿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工艺过程中化工原料实现循环利用,无废渣、废气、废液的排放,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新工艺.
本文在NaCl-MgF2-MgO熔盐体系中,电解MgO,制备出Mg含量约为7.13mass%的Al-Mg中间合金,并且分析了金属Mg的形成机理.试验发现:电解过程中电解质会产生“沸腾”现象,当Mg含量小于7.13%时,合金中的Mg含量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Mg含量大于7.13%时,合金中的Mg含量不再增加;经过XRD对Al-Mg中间合金分析表明:Mg含量小于7.13%时,Al-Mg中间合金为
阐述天管气瓶钢冶炼生产技术的工艺实践.电炉采用无渣出钢、优化喷吹工艺、控制钢水的过氧化;精炼采用脱氧、脱硫、吹氩搅拌、真空处理和钙处理工艺,改善铸坯内部夹杂物分布,提高铸坯的质量.
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为广东省第二座抽水蓄能电站,电站装机2400MW(8×300MW),上水库总库容3573.8万m3,水库水位最大消落深度22.0m,由一座主坝和四座副坝围成;下水库总库容3705.4万m3,水库水位最大消落深度26.0m,由一座主坝和一座副坝围成.针对副坝的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库运行特点,对4座副坝采用了建在深厚全风化土层上的粘土心墙堆石坝,对上库副坝1垭口采用了堆石坝结合混凝土挡
对于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变形主要取决于堆石体变形,如果堆石体变形过大,就会使面板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其防渗性能,甚至危及坝体的稳定.由于堆石体流变变形的复杂性,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仅仅通过室内试验很难从本质上反映其流变机理和特性,除了试样尺寸与现场的巨大差异引起的缩尺效应误差之外,就是平行试验成果间也会出现差异.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堆石体流变机理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介绍了揭示堆石体流变细观机理的两个流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面板堆石坝典型填筑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中出现的原设计填筑方案和实际施工的反抬式填筑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发现,反抬式填筑方式对堆石体和面板的应力及变形均有所改善,表明反抬式填筑方式是合理的,为我国今后高面板坝填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对龙背湾面板堆石坝的布置以及大坝填筑材料和稳定与应力分析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在设计中保留部分覆盖层作为坝体的一部分,有利于减少开挖和填筑,节省投资;取消了周边缝中部止水,有利于施工。在垫层坡面施工中,采用挤压式混凝土边墙坡面施工方法,以替代传统工艺中复杂的工序,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使垫层料坡面压实的施工质量也有所提高。在坝体填筑中利用了河床天然砂砾石料及溢洪道开挖料作为筑坝材料,大
在设计一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时,混凝土面板的水密性、耐久性以及抗裂性,是施工、蓄水或运行过程中维持大坝正确性能的主要考虑因素。尽管一般认为,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取决于邻近趾板的基础岩石的几何条件与尺寸,基岩与坝体之间的相对刚度,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变形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实施大型三轴试验来确定作为大坝主填充区域的砾石与填石材料的强度与变形特性。使用物理建模(离心试验)与数值分析来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用于估算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塑性混凝土是典型混凝土与黏土、膨润土的混合物,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许多大坝工程中防渗墙的发展。为保证大坝安全,正确估算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非常重要,因为它应当接近周围土壤的弹性模量,以便承受外加变形而不破裂。文献回顾表明,弹性模量估算的现有方法并不那么有效,并且获得的数据比较分散。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与模量估算错误相关的主要问题是测试
本文针对硗碛大坝坝基廊道测压管UP14的观测资料和防渗墙灌浆处理过程,分析讨论了大坝防渗墙的缺陷部位和灌浆处理效果;对探寻防渗墙缺陷位置的方法,亦作粗浅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