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半径与多半径设计的固定平台高屈曲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短期随访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单半径与多半径设计的固定平台高屈曲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行单膝固定平台高屈曲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单半径假体组(StrykerScorpio NRG)52例和多半径假体组(Zimmer NexGen LPS)53例,手术均为同一手术医师完成。各组患者均于术后12个月时进行短期随访,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高屈曲活动能力及髌骨摩擦音作为主要的随访项目。
其他文献
目的:骨代谢的稳定需要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间的动态平衡和偶联,平衡一旦打破将导致骨骼疾病的发生。本研究对国内外应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诱导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以及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使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轻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7月间19例(22膝)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腓骨截骨手术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术后KSS评分、影像学资料以及最近一次随访结果。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Il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此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2月-2015年9月应用骨延长技术治疗右下肢较对侧短缩4.5cm左右的患者1例,应用Ilizarov架配合髓内钉配合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做下肢短缩并胫骨骨缺损骨外露患者1例.
目的:探讨水敷料透明贴在脊柱截瘫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而截瘫患者因长期卧床、四肢感觉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在肩胛、骶、膝、踝、足跟等部位极易发生压疮[2]。由于压疮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发生,会加重病情,继发各种并发症及复发,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目的]探讨应用地塞米松配合庆大霉素外敷治疗一例高渗溶液渗漏所致的静脉炎患者如何达到快速康复。[方法]护理高渗液体如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临床上常用于降低颅内压,骨科消肿等,但此药对局部静脉或周围组织损伤较严重。
目的: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挑战。我们分析总结新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流程暨48小时绿色通道建立10个月以来的成果,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以期对临床提供借鉴。方法:自2015年11月建立以骨科为中心包括麻醉科、老年科、呼吸科、心血管等相关的老年髋部骨折多学科协作组(MDT),并开通48小时绿色通道,通过规范化治疗流程,在急救期、康复期、社区监控3个阶段进行无缝衔接,并在实
目的 研究和分析长期未治疗的髌骨半脱位晚期患者的影像学和关节镜下病理改变,为早期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针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例髌骨半脱位30余年一直未治疗的晚期髌骨半脱位患者,详细收集相关的病史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CT、MRI等和关节镜下所见病理改变,仔细阅片和必要的比对分析。结果 由于长期髌骨半脱位的反复撞击和关节的磨损,导致了患者严重的髌股关节退变,X线平片、C
目的:通过对关节组织转换生物标记物及MicroRNAs的研究,寻找能够便捷、敏感诊断OA的生物标记物。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4例。术前留取血清(s)及尿(u)标本,术中留取关节液(sf)标本。
目的:在于研究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应用对骨肉瘤疼痛患者镇痛疗效、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化疗期骨肉瘤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5mg)贴于锁骨下皮肤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日两次口服曲马多缓释片(50mg)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从入院开始的7d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贝克焦虑量表(Bec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移植术后系统、安全、有效、个体化的康复技术。方法:对接受组织工程软骨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术后的病人,制定系统规范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功能的锻炼。术前指导:康复治疗师在训练的每个阶段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其讲解同类患者康复训练的经验,耐心解答疑问,认真详细的示范,指导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