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结构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点击合成及其刺激响应性纳米医学

来源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发展了点击化学和开环聚合联用的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非线性结构生物降解高分子,构筑了具有光敏性、靶向性、生物还原性的纳米药物控释体系。首先,以焦点含炔基的聚酰胺-胺扇型化合物Dm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己内酯单体的本体开环聚合,实现了具有可“点击”的焦点含炔基的扇型结构的聚己内酯(Dm-PCL)的设计与合成。利用点击化学,把Dm-PCL和叠氮化聚氧化乙烯两者的末端“点击”起来。进而,比较研究了线型-扇型、扇型-线型-扇型等非线性结构的双亲性生物降解高分子的合成以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基于上述基础,设计合成了含光敏和靶向基团的扇型结构的双亲性生物降解高分子,其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在紫外光和近红外光作用下,该纳米粒子显示出光敏性。而且,纳米粒子分别和刀豆球蛋白ConA和凝集素蛋白RCA120有特异性设别作用。此外,以抗癌药物阿霉素作为模型,研究了该纳米载药体系的光控药物释放行为。随照射时间延长,阿霉素药物的释放速率则逐渐增快。
其他文献
以4-羧基-4-羟基偶氮苯为偶氮苯化合物母体,经溴代烷取代、水解反应,再与S(-)-2-甲基-1-丁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得到两种新型含手性碳原子的偶氮苯化合物,4-(羧酸-2-甲基丁酯基)-4-辛氧基偶氮苯(MBCO- Azo)和 4-(羧酸-2-甲基丁酯基)-4-(1-溴丁氧基)偶氮苯(MBCB-Azo)。
在最近的几年中,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在化学生物传感,重复擦写数据存储和超分辨细胞成像等诸多领域有着很好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很大的研究兴趣。基于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以螺吡喃为光开关修饰在聚己内酯链末端的聚合物。
本文研究了采用α-氨基酸-N-梭基环内酸酐开环聚合和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合成该接枝共聚物。采用N-梭基环内酸酐(NCA)负离子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聚(L-谷氨酸-γ-苄酯)(PBLG);采用活性阳离子开环聚合方法设计合成一定分子量的PTHF活性链;进一步将PTHF支链直接键接到PBLG主链上,可以制备出接枝率(Ge)为1%-81%的接枝共聚物PBLG-g-PTHF。
聚氨酯具有粘着性好、强度高、耐低温等优点。二茂铁及其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特性及光电性能等。偕胺肟基化合物系列的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最具开发潜力。采用自组装的形式,用含二茂铁的聚氨酯制备功能高分子膜,用来吸附金属离子等。  经过铬酸溶液处理后的镍片完成一步步的自组装。功能化12h比功能化2h的电极电镜形貌呈现更清晰的多层网络状结构,更符合实验理想化设计。这也表明,延长功能化时间有利于
一直以来,在地下工程和土木工程中,都存在着接缝和施工缝。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缝,导致漏水,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遇水膨胀弹性体。实验采用预聚体法,考察了不同的NCO%含量对聚氨酯弹性体基本的力学性能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膨胀和恢复性能的影响;并对恢复后的试样与未浸泡的试样对比,做了进一步的表征。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性能——导热系数(~4840-5300Wm-1 K-1);常温下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电阻率只有10E-6Ω·m,与金属的电阻率相当;杨氏模量达到E=1 TPa,将石墨烯与聚合物复合制得纳米复合材料,是应用石墨烯优异性能的途径之一。熔融共混法操作简单,适用大批量生产,避免有毒溶剂,比原位聚合法和溶液法具有更广阔的前景。传统的熔融共混法很难实现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
本文首次设计和制备了一种面内热膨胀系数接近金属铝、具有各向异性的低膨胀热塑性弹性体。  降低热膨胀系数的传统方法是在高分子基体中添加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第二组分,如碳酸钙、滑石粉、玻璃纤维等,但是填充大量的无机粒子不仅损害材料的表观特性和加工流动性,而且还会导致弹性体材料失去橡胶特性,如强度和硬度过高、断裂伸长率过低、材料失去弹性等。最近,发现具有层状共连续微结构的橡胶/塑料共混材料可以将热膨胀限制在
液晶聚氨酯弹性体(LCPUE)是液晶高分子的一种新型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有关侧链液晶聚氨酯弹性体(SLCPU)的文献报道仍然很少。以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氯醇、对甲氧基苯酚、丙烯酸、三乙胺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基本原料,采用溶液缩聚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出了新型侧链液晶聚氨酯。采用FT-IR、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SEM、广角X射线衍
对病变部位特殊微环境响应的纳米颗粒用于选择性药物传递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细菌感染的特殊微环境设计了对细菌响应的敏感性纳米凝胶,研究了该纳米凝胶输送抗生素抑制感染的功效。在臂优先法和一步开环聚合合成核交联聚磷酸酯纳米凝胶的基础上,以聚乙二醇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双官能的磷酸酯单体开环聚合获得了以聚乙二醇为外壳、聚磷酸酯为交联内核的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可被细菌分泌的磷酸酶或磷脂酶降解,从而实现对细菌环
蛋白质是具有生物活性和特异性的生物大分子,已作为高端药物(如抗体、Exendin-4和干扰素等)在临床上使用,并且正在成为医药市场的主流药物。尽管如此,蛋白质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体内循环半衰期较短,药物代谢动力学差。目前,提高蛋白质半衰期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增加它的尺寸以避免它被肾脏快速过滤掉。用高分子修饰蛋白质可有效地增加蛋白质的尺寸,从而提高它的半衰期。传统上,人们把高分子的一端以化学键的形式连接到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