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汤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瘀型)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分析

来源 :2015年急诊学术年会暨中医急危重症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汤在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瘀型)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市中医院呼吸科、急诊科住院和门诊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瘀型)急性发作期患者共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服用瓜萎薤白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FEV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基质蛋白酶(MMP)的不同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6%.结论:瓜蒌薤白汤在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痰瘀型)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病症,经过各大医院诊治,耗资甚巨,疗效甚微的情况.中医在治疗这种疑难病症方面则是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所谓"经方",实为后世对仲景方的尊称.由于仲景把方剂与辨证紧密结合,而且疗效显著,科学性很强,对中医治疗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后世医家对仲景方剂予以高度评价.笔者通过学经典、用经典,正确把握病症的辩证要点,仔细研究病症临床表现,使许多疑难病症得以治疗.说明深谙经典的要经旨,
文中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和西医肠肝轴两方面分析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病机,根据中西医对肝肠关系的认识,提出肝病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从肠治疗的思路.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的重要著作,现就其《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篇的升麻鳖甲汤来论仲师对温病的贡献,以供同道参考.
目的:探讨从中焦论治肺胀(肺心病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综合疗法+地高辛片治疗,治疗组应用西医综合疗法+肺心宁汤治疗,14天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疗效.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积分明显较对照组
方邦江教授从事中医急诊临床与基础研究近30年,熟谙中医经典,在中医危重病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临床急诊热病较为多见,常见病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上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属祖国医学热病范畴,此类病症常见病因为感受外邪,其中以感受疫毒之邪较为严重。方师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有其独到的见解。治疗中方师着重强调中病即止,燥湿不伤阴,祛邪不伤正。外邪温疫内侵入里,邪阻膜原,则三焦气机失畅,积湿酿
方邦江教授在中医治疗危急重症方面有独特的经验。方师在中医急诊辩证的过程中要求快速审查四诊,收集症候,迅速判断病情,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准确辨证,果断处理,用药直达病所。强调危急重症病情复杂,发病急,病情重,稍有不当,便酿成大祸,常规处理和用药往往难以取效。要求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用药稳、准、狠,运用药性峻猛或大寒、大热、大辛、大苦或有毒之药,药物剂量超出常量,以突出其功效。急救过程中主张辨证运用中
文中总结方邦江教授治疗咳喘病的学术思想;以宽胸理肺立法化痰祛瘀平喘;善用药对;阳明法防治老年咳喘病;内外合治、通腑泻肺法;中西医结合,疗效甚佳.
对于AECOPD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显著缩短疗程改善疗效,对于反复发作的AECOPD患者应充分考虑到耐药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患者病情的迅速演变要有充分认识,对于该类患者所出现的意识改变(包括兴奋、烦躁、淡漠等)应高度警惕肺性脑病的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使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以改善二氧化碳醋留及低氧血症,尽快依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同时,该类患者临床常见证型有:外感风寒,寒
目的:从桂枝汤、玉屏风散、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三方治疗气虚感冒风寒型模型小鼠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古今接轨方"的临床应用,阐明"古今接轨论"的理论和实践,为"古今接轨方"的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小鼠标记后按随机数字表查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汤组、玉屏风散组、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气虚感冒造模.模型建立后治疗10天,将小鼠处死后采集血液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期为心源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以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收治入院的患者,详细分析其病例资料,分为心源性脑卒中组(病例组)84例,以及非心源性脑卒中组(对照组)292例,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心源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二尖瓣狭窄、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