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核糖核酸酶J通过控制叶绿体形成参与胚胎发育和模式建成

来源 :2015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仅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而且也是负责淀粉和油类化合物的储存、以及氨基酸、脂质和激素合成的场所,因此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叶绿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然而叶绿体参与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表明,拟南芥中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RNJ(核糖核酸酶J,RNase J)通过控制叶绿体的形成从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真核生物中RNJ 是一类植物特异且保守的核糖核酸酶,拟南芥中RNJ 基因在绿色组织和生殖器官中广泛表达且受到光照的强烈诱导。在杂合突变体的成熟角果中存在约25%的白化胚珠,通过透明技术发现败育胚胎在转换期后开始出现形态异常;遗传互补实验进一步证明,突变体中种子败育的表型是由AtRNJ 基因的缺失所导致。超微结构显示,在rnj 的胚胎细胞中叶绿体不能形成堆叠良好的类囊体结构,表明RNJ 基因的缺失导致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由此胚胎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形成败育的种子。通过荧光分子标记的检测,我们发现rnj 突变体异常胚胎中STM,FIL,ML1 和SCR 基因的表达模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胚根区域中WOX5 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野生型相似,表明AtRNJ 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于顶端分生组织、子叶原基、表皮层原和胚胎内层细胞的分化和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参与胚根中静止中心的发生。对PIN1 和DR5 融合蛋白的荧光检测表明,突变体胚胎中生长素的运输和响应也出现了混乱。综上所述,我们认为AtRNJ 基因可能通过控制叶绿体发育来调节胚胎器官原基的发生和模式建成。这一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揭示叶绿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在植物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其他文献
会议
  tRNA(Transfer RNA)是主要负责将mRNA 解码成相应的多肽序列的衔接分子.在所有生物体的tRNA 分子中,都存在核苷修饰现象,这些核苷修饰对于翻译的高效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会议
  Auxin,cytokinin(CK),and strigolactone(SL)interact to regulate shoot branching.CK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only key phytohormone to promote lateral
会议
会议
  下胚轴顶钩(apical hook)的形成是双子叶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当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下胚轴顶钩起保护幼苗子叶和分生组织不受土粒机械伤害的功能,并能有效
会议
会议
  Male reproduction in higher plants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various metabolites including lipid molecules produced in the innermost anther wall layer,the tap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