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接骨板修复骨折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可吸收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接骨板作为缓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内活性实验来评估其对骨折固定与愈合的效果。
  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制成双侧尺骨中段2.5mm骨及骨膜缺损模型,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作为对照,实验侧采用复合rhBMP-2的PDLLA接骨板固定尺骨骨折处,对照侧采用普通PDLLA接骨板固定,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于术后2、4、8和12周行大体观察、X线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不同时段对骨折及缺损的修复情况,评估复合rhBMP-2的可吸收PDLLA接骨板与普通可吸收PDLLA接骨板的固定效果与体内降解情况。
  结果:术后2、4、8和12周行大体观察及X线片检查均显示两种生物活性接骨板均固定牢固,骨折端无移位,对位、对线良好,结合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术后8周,7只动物实验侧骨折及缺损区获得骨折修复, 2只动物对照侧存在较少量骨痂相连,其余动物骨缺损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术后12周,8只动物两种不同方法固定的骨折及缺损区均获得修复,但实验侧固定板材与周围组织的相容性、成骨速度、骨再生量、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侧,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期内实验侧骨小梁的生成数量和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可吸收复合rhBMP-2的PDLLA接骨板生物相容性好,对X线等成像检查无干扰;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弹性模量接近人体皮质骨,有利于应力传导;并具有良好骨诱导性和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有望成为治疗非负重部位难以愈合的骨折和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三维交叉锁定斜孔钢板”的结构特点和力学基础.   方法: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三维交叉锁定斜孔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20例.   结果:本组优
会议
  目的 探讨复杂膝关节畸形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相关问题及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TKA的20例26侧复杂膝关节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11侧,女13例15侧,平均年龄71.5
会议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的1
  目的:探讨改良Bristow方法治疗复发肩关节前方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月10月~2008年10月,对31例病人采用改良Bristow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肩关节外展
  目的:回顾一组应用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症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方法对尺骨撞击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症,均于伤
会议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膝关节外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可导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对其损伤必须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关节不
  目的:研究长骨大段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方法:股骨大段缺损较常见,其修复方法也较困难。由于缺损骨粗,自体骨无类似皮质骨移植修复;用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缺乏支撑力,用骨量
  目的:探索双向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共存体系的体外成骨与成血管的能力.   方
  目的:评价并比较对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与桡骨小头切除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3月,对29例Mason Ⅲ型桡骨小头
会议
中国科技地产杰出贡献人物2005中国科技地产十大影响力企业2005中国科技地产十大影响力人物2005年度中国科技地产名盘2005中国科技地产优选技术品牌年度盛典——中国科技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