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蓝三基色聚螺芴发光材料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螺芴具有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和蓝光色纯度,在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PLED)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致溶基团—烷氧基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能够发生从侧链到主链的电荷转移(CT)作用,使得激发态中含有部分CT 特征,最终导致荧光量子效率的降低和发射光谱的红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其轻质、廉价、可弯曲、半透明等特性在未来的可穿戴能源、建筑一体化光伏能源(BIPV)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柔性、半透明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导电聚合物因其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呈现较高的赝电容,制备具有特殊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或将导电聚合物与碳纳米结构体进行复合可进一步提高其电容特性。界面聚合法是获得高产率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单体与引发剂分别溶于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中,聚合反应仅发生在两相界面。
为了推进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发展适用于低成本、大面积加工技术的材料十分重要.这里,我们合成了一种新的聚合物BDT-ffBX-DT.它是含氟代苯并噁二唑和苯并二噻吩单元的宽带隙聚合物材料,且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的性质.即在250nm 的膜厚下,聚合物BDT-ffBX-DT 与低成本的受体[60]PCBM 共混,得到了9.4%的能量转化效率.再者,这些太阳能电池器件是在接近的加工温度下采用非卤溶
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材料具有小的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ΔEST),因此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变成单重态激子发光。该类材料能够充分利用电激发下形成的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使其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00%,媲美磷光材料,远远高于传统荧光材料的25%,成为继有机荧光材料和有机磷光材料之后发展的第3 代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对环境友好、成本低、易制作及易大面积生产等优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设计开发高效的活性层材料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最主要的途径。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光伏性能通常是由其分子主链结构决定,侧链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其光伏性能。
共轭聚合物(CPs)自组装纳米线由于规则的π-π 堆积和一维取向被广泛应用于高迁移率薄膜器件。规则自组装结构的形成需要强烈的分子链间堆积,这种作用会猝灭发光,所以关于发光型CPs 自组装纳米线的工作鲜有报道。前期工作中,我们获得了一类结晶聚二芳基芴(PnDPF),是一种高稳定和高量子效率的宽带系半导体材料。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新能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聚合物-小分子共混体系,全聚合物共混薄膜具备更加稳定的微观相分离形貌,有望解决高结晶性、高迁移率与共混体系相分离形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但聚合物受体的发展仍然面临材料结构单一、器件性能可重复性差、能量转换效率不理想等问题。
共轭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及兼具质轻、价廉、柔韧性好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显示了重要应用前景及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经过过去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共轭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器件性能获得了显著提高。
纳米金属结构、光子晶体结构及两者的复合体系是三种广泛应用在荧光增强领域的技术。为了研究纳米金属-三维光子晶体复合体系的特异性质,我们构筑了一系列金属局域表面等离共振(LSPR)与光子禁带耦合的岛状纳米金属-聚合物三维光子晶体复合体系,研究了其LSPR 调控方式,对共轭聚合物等荧光物质的发光增强特性。
2001 年,Tang 课题组首次发现1-甲基-1,2,3,4,5-五苯基硅杂环戊二烯(MPS)化合物在聚集诱导下荧光增强响应行为(AIE 效应),AIE 效应为解决有机固体发光材料在应用上的缺陷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本课题组将含AIE 活性基团与手性有机单元分子组装成有结构规整、排列有序的手性高分子聚集体,不仅可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固有的光、电、磁、能量转化与储存等化学和物理特性,同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