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型理论的新型双频偶极子标签天线

来源 :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分型理论的标签天线.分型理论的建立为天线小型化提供了契机.文章提出的偶极子天线臂由三阶分型组成,可以工作在915MHz和2.4GHz.该天线的尺寸是82mm×20mm,极大的减小了偶极子天线的尺寸.具体的仿真结果将在下文给出.一种新的双频段的RFID偶极子天线设计。通过使用分形理论实现双频带和尺寸大幅度减小,与原来的偶极天线相比,天线尺寸减小约50%。天线可以用在GSM(900MHz)和通信系统(2.4GHz),比如各种的小的RFID阅读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等。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隔离度较好的宽带MIMO天线.天线由刻在底层地板的两个缝隙天线单元和顶层的两个馈线组成.通过耦合馈电天线能够达到1.70~3.74GHz的带宽,并覆盖GSM1710/1800/UMTS/LTE2300/2500(1710~2690MHz)和WiMAX3.4~3.6GH频段.通过在地板中间加刻槽线,天线能够在频带内获得大于17dB的隔离度.天线单元间的互相关性系数小于0.1,适合用于L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单层微带贴片天线阵,辐射单元采用背腔式贴片天线,单元之间由并馈网络合成,保证了天线宽带特性.设计加工的X波段小阵实现了接近20%的阻抗带宽,在15%的带宽内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图特性.
本文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理论基础,研究了环形周期结构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环形结构加以改进,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结构,实现了宽频带内雷达散射截面(RCS)有较好的缩减效果.之后,将所设计的结构加载于微带天线周围,仿真得到天线的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并与参考天线进行比较分析.
针对Chiu提出的星型贴片天线结构,基于HFSS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采用90度移相同轴双馈的圆极化微带星形天线模型,详细的分析了星形贴片结构参数对天线主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建立了分别由星形贴片单元和传统的矩形贴片单元构建的两种二阵元模型,比较了两者在不同单元间距和不同介电常数时的互偶特性和远场辐射特性,结果表明Chiu提出的星形贴片天线天线构成的天线阵列并没有好的互偶特性和辐射特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心馈电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天线.该天线由两层微带贴片、折叠地板和三个多径扼流圈组成.仿真结果显示,该天线在GPSL1和GPSL2频段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轴比带宽,辐射方向图近似半球形,3dB轴比波束宽度超过整个上半空间,以及极低的背瓣.该天线适用于全球卫星导航通信系统.
本文设计了一种宽带,低剖面,宽波束圆极化天线.天线共四层,最顶层为螺旋天线,中间两层是开有不规则矩形孔的寄生贴片,最底层为地板.通过优化两层寄生贴片上不规则的矩形孔,可以设计出宽带,低剖面,以及圆极化性能较好的天线.本文给出了天线的仿真结果.
本文中设计了一种工作在L波段的双频圆极化天线,该天线采用两个同心环形辐射单元,通过耦合馈电实现了在GPS所需要频带内驻波比小于2,辐射体上部加载引向单元,提高了天线的增益.馈电网络采用Wilkinson功分器和宽带的90度移相网络.GPS的工作频率为1227MHz(L2)和1575MHz(L1),天线在设计频点的24MHz带宽内驻波比小于2,轴比小于3dB,增益大于7dBi.
通过对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基本理论的研究,设计出了两款基于交指接地型结构的微带圆形贴片天线.利用左手材料的零阶谐振特性,使天线的电尺寸不再与波长大小呈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交指接地型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天线的电尺寸,而介质板架高的交指接地型结构的小型化效果更加明显,二者使天线的电尺寸分别减小了20.0%和80.0%.
现有的电扫天线设计多为线极化辐射,扫描角度多数在100度之内.本文以圆极化电控天线阵列、圆极化漏波天线以及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全向电扫天线为例,简要介绍了电扫天线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能够同时实现电控扫描及圆极化辐射,及能够实现全向扫描的新型电控结构.
本文提出了三种介质加载的弯曲探针(M-probe)馈电的宽带微带贴片天线.这三种天线分别是(1)弯曲探针馈电的线极化微带天线;(2)弯曲探针馈电的圆极化微带天线;(3)三维弯曲探针(3D Mprobe)馈电的圆极化微带天线.本文的工作是采用PCB印刷技术和金属化过孔技术在介质中实现弯曲探针馈电,这种方法比在空气加载的、以铜片做成的弯曲探针的馈电方式更加适合于精确加工以及阵列天线的应用.仿真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