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Toson Uul油田19-31区块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及油藏分析

来源 :2011海洋和综合地球物理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Tuson Uul油田塔19-31开发区块砂层组进行划分.查二段由上到下分为三个砂层组,即t21、t22和t23;查一段自上到下分为5个砂层组t11、t12、t13、t14、t15.利用钻井、测井、地质资料进行地震层位综合解释,完成各砂组的构造图、厚度图及油层分布图,分析了各油层的展布特点,明确了查一段是以反向屋脊断块和剥蚀尖灭共同控制的复合型构造—地层不整合油藏,查二段属于地层上超尖灭与反向屋脊断块联合控制的岩性—构造复合型油藏.
其他文献
There are 6 in-vacuum eddy current septum magnets used for booster injection, extraction, and storage ring injection in SSRF.Good transverse homogeneity in the gap was achieved by careful design, prec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南海共轭边缘的构造属性、深海盆形成演化历史、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机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南海地壳结构的深地震探测从构造区域上可分为海陆过渡带、南海北部陆缘、南海南部陆缘、南海深海盆等4个方面,在探测技术上经历了声呐浮标、双船扩展剖面、海底地震仪探测3个阶段.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宝贵的深部地壳结构信息,为南海的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压密注浆是地下工程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常用方法,其注浆效果取决于浆液的影响范围和固结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浆液同其周围土体的电性特征和雷达图像特征的差异,阐述了应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注浆效果的可行性.以某深基坑围护工程注浆加固为例,给出了探地雷达检测结果,同时为了提高雷达图像解释的效果,还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小波分析处理,用以帮助去除图像中的噪音,提高图象的分辨率.在给定的实例中,以注浆分布情况的雷达检测图像及
盆地中具有异常压力的储层段往往具有异常高的孔隙度.根据储层岩样进行模拟地层压力下的储层物性变化的测试结果,高压能够造成砂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降低,并造成储层渗透率的降低率远远高于孔隙度的降低率;纯砂岩在高压下孔隙度降低在12%以上,渗透率降低在70%以上;而泥质粉砂岩在高压下孔隙度降低在5%左右,渗透率降低在25%左右,并且造成储层物性降低主要在低压范围.异常高压通过延缓储层得胶结作用和加强储层
多波束测深以其高精度、高密度、全覆盖、高效率的特点正日益成为海洋测深的主流技术,本次工作将多波束测深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广东珠海某海岛附近海域地形地貌测量,获取了该海域精确的地形图,为该区进一步的开展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波束和侧扫工作同时进行,二者在地理位置的叠加,有利于对该海域进行分析和地物的解译,同时二者的融合也是将清晰的图像信息和准确的数字信息引入海洋的趋势。两套系统叠加
运用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遥感数据、DEM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情况建立了海岸带生态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总太阳辐射模型和基于遥感的生态资产计算方法,对宝山区海岸带的生态资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98年、2005年和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海岸带生态资产总量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226×109元、2.292×109元、3.075×109元,1998年到2005年减少了
根据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本文指出,南海北部珠江口东南陆架上发育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都属于构造地形,其下部各对应一个底辟构造.这三个底辟构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深部属于同一个较大的背冲构造.这个背冲构造位于南、北卫滩的下方,其上几个突出的底辟,则和本文讨论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相对应.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在成因上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从而在平面上构成一个统一的底辟系统,本文称为南、北卫滩底辟系统
MT资料处理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各种二维反演、偏移成像技术也有了新的进步.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中,长期以来使用视电阻率和相位作为解释参数,但是视电阻率和相位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相位微分的性质,通过模型说明了相位微分的算法:先将获得的相位数据求导,得到相位微分曲线,用比较法得到曲线的极值点,通过极值点对应的周期确定主要导电层的深度和电阻率.利用相位微分能在较小的周期内就得到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的技术思路和工作方法,并对该项工作特点、难点和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本次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重点断裂的详细勘测,以翔实的实测资料揭示:上海市陆域断裂没有晚第四纪活动的迹象,但在1996年长江口6.1级地震震中附近,海域探测发现有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存在.此外,通过深部地震反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高分辨地震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联合剖面探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和航磁数据,根据重磁场特征及其常规处理与纹理分析结果,同时结合研究区地震、地质资料,圈划了断裂体系分布;对断裂的活动和性质、断裂与含油井、钻遇火山岩井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深化认识研究区盆山结构的特征、断裂活动与分布对油气运移及聚集的作用提供了依据.